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来自炎帝故里周边县域——陕西宝鸡的陇县实验中学,很高兴我们因为学习共同体而相聚在了一起。今天我想从自己实实在在的教育教育实践中谈谈《学共理念于我之三大改变》。
当黎明的曙光还没有越到地平线的时候,我们实验中学的一些人,已经在我们有远见卓识的孟校长亲自带领下,踏上了不远千里万里的列车,走上了学共体之路。
2019年的新年伊始,我们到湖北监利,聆听学共专家讲座并观摩郑艳红老师的课,并把课录下来回到学校,孟校长亲自组织全体教师研学课例。
我们学校开展相应的学共体教研活动:每周周五的教研会上,我们学校组织全体教师或观看学共体课例,或分享阅读学共体书籍的读书体会,或把我们全体老师分成小组模拟学共体课堂教学。学校每周安排一名老师上学共体一节展示课,我们孟校长亲自手持录像机,聚焦一组或一名学生把整堂课录下来,并在老师教研会上和大家分析研讨。
在我们学校孟校长的带领下,今年开春带一些教师到陕西西安的逸翠园参加西北课改共同体;五月份到陕西渭南的蒲城芳草地学校带教师上学共体展示课;再到今天派我们一行五人到上海学共体的根据地研学,每次都是我们校长亲自组织。2019年的寒假,我们教师的手里,捧着佐藤学的学共理论相关书籍研读,并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我们对学共体追随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
从学习共同体在我校落地、生根、发芽这半年来,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在这半年来,在学共理念下自己的教育教学也有了一些改变。
改变之一,我的课堂教学设计发生了变化。
以前我的课堂教学,总会设计很多的问题,抛给学生,这半年来,我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尝试设计一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从一个恰当的切入口进入文本,让他们全面的扑到文本中,从语言文字的体悟中去感受作者的深层情感和文章的写作特色。
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这学期,上杨绛的《老王》一课,以前上课,我总会抛出许多问题,比如,文中叙述了有关老王的几件事?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老王是不幸的人吗?……学生不停的为我的问题而找寻答案,学生很忙碌,对文字语言体悟不深。
今年我设计本课时,从全文的中心主旨句入手,从“愧怍”一词作为突破口,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杨绛对老王的愧怍表现在哪里?请从文中找到依据。从这一主问题入手,学生通过文本的语言文字体会,理出了相关事,又从相关事,相关的语言文字理出了老王及杨绛的人物形象,比如学生找到句子并分析到:老师,我看到此句“我常常做老王的车,他蹬,我坐。”“常常”一词我感受到老王车拉的好,杨绛很信耐他,老王和杨绛的关系很熟络。他蹬,我坐中,蹬和坐二字说明了有身份差别等等。
学生又从语文文字中感受到老王很不幸,有的同学认为老王很幸运,老王的幸运与不幸学生又形成了辩论。这堂课我感到很欣慰,这样的主问题设计,让我感受到了学生思维的跳跃,这样的变化是学共体理念对我的改变。
改变二,我对班级的管理方式发生了转变。
我记得,就两个月前,我们学校举行校园艺术节活动,学校要求每班出节目并筛选,我对全班同学说:“孩子们,现在咱们班得出好几个节目,参加学校艺术节,大家大加展示自己的时机来啦。”
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了一会,有一个平常不爱说话的男同学说:“老师,我想表演魔术!”
我当时一听“好主意!你会不会?”“我简单的学过” “非常好!”
有一女同学说“老师,我想和咱们班几个女生编排一个歌伴舞。”
有一个一直不太爱说话的男生说“我想和几个同学演个小品”
“好啊!大家课后先组织同学自己排练。”
整个活动学生自编排好,自己挑选好服装,自己购买,我后面做了指导,效果还相当好。此时,我感觉到,其实只要我们把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现在学生的思维及创造力会超过我们老师。
对班级的管理,我不再是老师高高在上,一人说了算。我和学生在班级事务上是商量式的,学生的管理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起了新时代学生的全新思维,我感觉到,有时他们的思维及方式不同于我们,甚至会超过我们。
改变三,我的课堂状态发生了变化。
以前,我感到老师课堂上热闹就是好,老师一呼百应,课堂气氛就好,自从读了佐藤学的《教师挑战》、《跟着佐藤学做教育》两本书,我的课堂形式也试着变,由以前的热闹变静悄悄,这个静是学生在思考的静,是大脑中形成自己理解运转的静。只有静下来,深度的思考才会产生。在这点上,我的形式上在变,但内容上的深层次得内涵,还需要以后好好挖掘。
专家们,老师们,学共体理念真正的实现,还在我们每个人的课堂及教育的实践中。一个人会走的很快,一群人会走的很远。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共体学友们,我们有像郑老师等等这些专家的引领,我们会走的很快,我们在我们这个学共体团队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中会走的很远!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