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谁寄锦书来

作者: 旻夕 | 来源:发表于2017-03-25 19:28 被阅读10次

✉️01

最近在读龙应台和安德烈合著的《亲爱的安德烈》,是36封母子间的信,便一下子勾起我关于“信”这个话题的回忆。

✉️02

大概是从小就种下了一颗文艺的种子,我从初中开始就有了三四个笔友,他们大多来自杂志书边的交友栏,撇开那种以“期待你的来信”这种土土的留言,我总会找些带有文采,或者字里行间流淌着忧伤的留言,记下他们的地址和邮编,来来往往的信件,把床底下的抽屉都填满了。

但搜索与信有关的记忆,最先想到的却是小学时候,有一晚临睡前,拿着铅笔偷偷溜进爸妈的房间,当时枕头边是一本打开的《读者》,料定我妈每晚睡前都会看几篇文章,便在书页的空白处,用铅笔歪歪扭扭写了一句:“妈妈,你为什么不像以前那样爱我?”怀着复杂的心情,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既担心她会看不到,又期待她看到后的反应。

第二日早晨醒来,我妈已经在四线方格本的反面写好了回信。我幼小而又敏感的心思得到了抚慰,她对比了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又写了她始终未变的那些爱我行为。这是我第一次用文字与她交流。

而后,大学的第一学期,突然有了小金库的我,花钱像瀑布一样,我妈甚至一度觉得我被偷了。在得知那些钱确实是被我花了,并且完全想不起花哪了,我妈逢亲戚就说我能花钱,原本挺好的气氛就会变得尴尬。

在一个赌气的晚上,我在纸上洋洋洒洒地控诉她这种行为,为了让我的话看起来有气势,其间还夹杂了爆粗口的粗鄙语言。我将写好的信团成一个纸团,狠狠朝他们的房间门上一扔,弹了老远,我又很怂地捡回来放在他们的门口。

我妈之后再也未提这个话题,我也通过记账止住了如瀑布般的花销。

✉️03

一个睡到脑袋发胀的中午,打开寝室门,发现一封信躺在门口。俯身一看,收件人写着我的名字,没有贴邮票也没有邮编,似曾相识的笔迹。

想起一年前,参加了文学院一年慢递活动,给一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漫不经心地拾起那封信,边嘲笑着一年前的幼稚行为边撕开了信。只看了几行,眼泪就从指缝里落到素白的信笺上。

“嗨,亲爱的自己:

此时是2015.5.7的中午,我在为一个廖伯募捐,希望一年后的今天,这位老伯仍在世,并且身体健康,家庭已从悲伤中走向阳光。

这半年的我很充实很快乐,经历了许多之前未曾经历的事。我现在最期待的事是6.20端午节,要去青旅当义工。

我最近看的书是七堇年的《近即远方》,电影是《阿黛尔的生活》。希望下一年的今天,我还可以在读书,在看电影,遵从内心的生活。”

早已忘记一年前的自己,竟是如此快乐,如今这般颓废的生活,竟辜负了上一年的祝福。

✉️04

高三时候,每次心情特别烦躁的时候,都会掏出一个空白本子,开始写信。开头总是以下的格式:

惜惜:

现在是几月几日,

天气如何,

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惜惜小我一届,是在网上认识的。高三一结束,我就将那本本子寄给了她,希望我的高三可以陪伴着她的高三。

后来一次通电话,我得知她并没有去学校,身体突然检查出了无法治愈的免疫性疾病,在医院的时间远远多于在学校的时候。

幸好,在我高三的时候,每一次心情有巨大波动的时候,我都写了信给她,让她对不完整的高三能够多一点感受。但基本上每次写信,都是在很暴躁绝望的心情下,难免消极多于积极,就会懊悔,当初多记些快乐的事该多好。不过,惜惜总是欣喜于我写了一本子的信给她。

随着通讯设备的普及与便利,书信就成了旧时代的东西,被人给淡忘了。但是每次收到信的心情却是愉悦的,因了距离远近,因了邮递员的速度,每一次等待的日子都成了未知的惊喜。如若能够与写信寄信收信相伴,我宁愿守在旧时光里。

如月的阴晴圆缺,我像候鸟一样,守候着明日有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云中谁寄锦书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gc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