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天与自己,爱人孩子,公婆,父母一起,关照自己,允许自己表达,看到自己被压抑的一些情绪,放下对婆婆的戒备,也表达自己的看法;放下对妈妈的内疚,也对她生气;放下对孩子的愧疚,以他的方式和他"对打";放下对爸爸,老公的要求,看到公公的付出。老公和孩子以他们的模式相处有严肃吵闹和嬉戏,公婆以他们的模式相处有抱怨有怜惜,爸妈以他们的模式相处有不满有宽容,我和先生以我们的模式相处有距离有自由,每一个人都允许以自己舒服的模式相处,有各自被认可和表达的需要。孩子今天和爷爷下棋输了大发脾气,哭闹,奶奶听到了,恐吓压抑,爷爷听到了生气,如果之前的我,我会因为奶奶的压制而情绪激动去惩罚孩子,今天我一边安慰回应儿子给他维护发脾气的空间,告诉他允许失败,允许哭闹,一边走到婆婆身边告诉她孩子有表达情绪的需要,婆婆还是言语制止孩子,我观察孩子一边哭一边留意大人的反应,看到奶奶走近他就不敢再哭,奶奶走远他又嚎啕大哭,后来奶奶走到孩子身边去说了很多话,我有想控制奶奶不要说话的欲望,但还是容许她表达了,在我提到她有情绪也需要出口的时候,她立即否定,随后无奈地说能对谁说呀?她拉着儿子的手说了很多,到最后孩子说奶奶你说的都对,但是我不想听了,然后一个人走远了…我发现奶奶是需要语言表达,她抢在我前面去教育孩子,我有不舒服的感觉但觉得奶奶是在向我证明我不在家她可以教育好孩子。这么多年我对她不舒服的感觉来自于对她言语的反控制,而先生怕我们俩吵架总是控制我不要说话,当我不能表达自己时,我很生气进一步限制了我语言表达的能力,当我觉察她和自己的情绪时,允许她表达,也给自己时间和机会表达,不说服她接受我的观点,但我有权利表达我的看法会更舒服些。今天我听到她情绪激动地表达小区物业的事情,也听到她说这三十多年她每天拖地也很难受,但是不拖不舒服,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强迫,但我期待能听到更多的背后的故事。饭桌上,一些聊过很多次的话题,当没有评判换之情绪的认同时,后面会有更多的信息。同时,发现我和我现在的领导也是同婆婆一样的模式,他控制我的发言权我反控制所以很不舒服,明天试试放下评判,放下反控制,倾听之后会有什么效果[微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