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143488/d6762bef9f83d688.jpg)
遥想当年,成功学泛滥的时候,到处都能听到贩卖成功的成功学课程,看到贩卖成功的成功学大师。不过现在情况明显不一样了,或许这是整个社会在逐渐趋于理性。人们本想从成功学那里学到如何成功,而实际结果却是导致了讲成功学课程的成功学大师的成功。一将功成万骨枯,功成的一将是当初的成功学大师,而万骨却是前赴后继的成功学追寻者。
当然,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对成功也有自己的理解。虽然世俗意义上追求物质的成功仍然占据了主流,但也正是这种主流单一的追求,是导致当下人们焦虑的主要源头。我对成功的理解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即付出行动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目标。我想认真诠释一下这句话。
一,这个目标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
这就避免了我们陷入比较的陷阱,大多时候的情况是这样的,本来我们很有自信,但是若蹦出一个你自认为更厉害的人时,尤其这个人还是你熟知的或是身边的,你可能马上变的郁郁寡欢。因此,我们很容易陷入单一维度上的竞争比较中,而真正忘记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受这种情绪的左右,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念书时总是竞争考试成绩的高与低,步入社会时又总是比较工作赚钱的多与少,这种单一维度的的比较仿佛在我们从小到大的过程中,一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是时候想一想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了,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并且你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和特有。不要让自己的这种与众不同和特有天赋,在你跟随大众一路狂奔时,遗漏了它,埋葬了它。
二,这个目标是自己梦寐以求的。
梦寐以求的目标才是真正的目标,很多人写年初计划,制定年初flag,可是年末的那一天,才发现目标是目标,自己是自己,看着满纸荒唐言,又接着制定下一年度的目标。我认为这是没有意义的,这不属于你梦寐以求的目标,因为你还没有下定决心去实现它。
梦寐以求的目标一定是稳固的,长期的,藏在心底深处的。有人说自己的目标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也有人说自己的目标有一个、三个或五个,而那个最长期的、排在最首位的才是属于真正的目标,其他都是陪衬,甚至可以扔掉。
写这篇文章时,我刚看过一个纪录片,70岁无腿老人登珠峰。这位老人因为20多岁登珠峰被冻伤截去双脚,此后的40多年的时间,他唯一的梦想就是登顶珠峰,珠峰在他心里是一座永远的丰碑和终极的信仰。他离成功最近的一次,离峰顶只剩92米,但不管如何,经过多次失败后,他实现了自己的成功,终于登顶。期间,他还罹患癌症。我想,这是成功的典型案例。看,这与赚多少钱无关。这是属于自己的成功。
所以,有的成功需要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去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只有在离世的那一刻,才能对自己评价一句,我实现了自己的成功,或者我此生有憾。
三,这个目标是需要用行动达至的。
如果你看到的只是人云亦云的目标,而不是自己的;如果你的目标不是连贯的、长期的、近乎信仰般的;如果你的目标不能让你去投入行动,想方设法去靠近它、实现它,那么这一切都说明,你还没找到属于自己梦寐以求的那个,那么也就根本没有成功一说。
你若找到那个目标,那么它会引导你,召唤你,哪怕是日拱一卒,哪怕是曲折蜿蜒。总之,你不会让它在那里睡大觉,等着它自动开花结果。
所以,成功真的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但是目标确是一个很客观的概念。所以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少去讲成功的概念,最好是避免。我们在现实中,几乎听不到一个成功的人讲自己的成功,他们永远奔赴在实现自我目标的路上,他们永远在用行动说明一切,证明一切。而我这篇本来要写成功话题的文章,几乎全部是在写关于目标的话题。
总结的话:
也许你真的误解了成功,成功不是别人给你的光环,即使有时候这是附带的产物,成功主要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成功最终是自我的实现,而不是实现他人,也许这种自我实现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甚至是不务正业。另外,经过付出的成功,在达至的时候,幸福快乐感才会绵远流长。这是我理解的成功。希望你也有自己的成功标准,而不是被大众误解的那种统一标准。
「石小柴」简介:公众号同名。80后青年,边创业边码字。专注分享终生成长、思考致富、自由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