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万籁俱寂,歌舞升平的城市目送了最后一缕阳光。黑夜变得沉重起来。想自己一个人静下心来想想,总结一下自己,怎奈飘绪撩人,浮想联翩。我看过一个关于顾城的纪录片,总结了顾城的一生,顾城的人生无疑是一部虐心的小说,小说的题材不能说准,但看后绝对震惊。
曾经买了一本顾城的诗集,诗集的序是他父亲顾工作的。华华丽丽的写了好几页纸,他在序中提到顾城在上小学的时候,会从东直门小学高高兴兴地跑回家对父亲说他又想起来一首诗。小时的那些诗,天赋足以让人肯定,丝毫没有消极的成分,是清新自然的美。为让人不破的是他的年龄增长,但他的童心未泯,纪录片中说顾城极接近于一个自闭症的人,他之所以保留了那颗顽固不化的童心,是活在自己所构建的世界里,最后顾城的想法是构建自己的女儿国,在于謝烨相爱时遇到了英儿,在于謝烨结婚有了木耳之后却和英儿有着暧昧关系。一切的一切对顾城而言,他的做法是受自己允许的。在新西兰,木耳出生后,顾城把他放在一个当地土著居民家里寄养,不准謝烨去看望。謝烨知道顾城的一些事,绝望后打电话叫远在北京的英儿来到新西兰的激流岛做客,在于顾城和英儿风风火火的时候,謝烨就有机会去看他的儿子木耳了。顾城的女儿国的梦想马上要实现了,丝毫没有值得庆祝的成分,有的是,给人一种愤怒。之后的杀妻也是与这些事有关,让人不想再写的顾城,不知现在还在不在写诗,我只知道我那是对他的爱慕已经消失殆尽了。不过在他手里出来的诗歌,总让人佩服那个时代的那位诗人。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出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印象中这首诗是我在我高中时期的一个师父的笔记本里摘抄的,感觉好夸张的说。他毫不避讳的用了一些惨淡的颜色形容了这个城市,这个让人失望的地方,让所有人都没有好感的地方。师父让我认识了顾城,起初的感觉就是他写的诗就是好,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但确实读后有种朦朦胧胧的感慨。犹记得我自己专门买了一本笔记本,有自己最漂亮的字体抄下了他的好几首诗,我的笔记本第一页就是这样记录了他写过的文字。敝帚自珍的我小心翼翼的这藏着他的文字。我觉得他写的文字都是精华,都是值得去思考的。渐渐的我摘抄了好多顾城的诗。这本笔记本也显得很珍贵了。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那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作为当时刚刚成年的我,发觉这首叫做《小巷》的诗说出了我的无奈,那种上世纪沉积的无奈在我的心底升起,我不是顾城,我是我,每个人读诗的时候的体会是立足于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三观而言的,我们其实都读不懂诗人本生,就像同一品牌的鞋子有尺码之分,我们想要的是合自己脚的,而不是强加一种他人的感受让你勉强去体会,读诗的时候,我们都是自由的,就像我们穿上合自己脚的鞋子那样舒服。所以,对于小巷这首诗,我特别喜欢,朦朦胧胧中,可看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何浅浅的忧哀。记得我经常向师父读起这首诗,那时的我是盲目的,只是为了显摆自己而已,人的一生,有许些劣根,我们有些不能去彻底改变他,只是在我们处于一种环境中,我们得对它进行适当的调整而已,也仅此而已,当我们换了另一种环境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进行另一番调整,这样下来,我们就学会了怎样去把握自己。对于小巷这首诗,我们看不到童话般的意境,多的是那种斑驳的场景让我们去思考。我们各自想的都不一样。小巷又弯又长,它一直延伸到哪里呢?尽头又是什么,那厚厚的墙的背面又有哪些风景呢?我们只有想了。在不停的想的时候,我那把钥匙已经旧了,旧得可怜,它已经不能开启我梦想的大门。世事无常,我们还没做有些事就得改变了,我们舍弃了太多,得到了却是我们不想要的,我们憧憬过,但从未实现过,就想我们站在远处,眯起眼睛,对面的高山也就只有我们手指那么大,我们和它拉远了距离,但我们只会站在这距离下,看着它,从没想过去爬它。要想爬它要付出代价,当我们真的爬上去了,你对于山而言真是渺小的不能形容,我站在这个距离根本就看不到你的存在。所以说,我们荒废了太多,在这个世事变幻无常的时代里,我们的无奈有了多少呢?所谓的无奈也是没用了,我们试着按照正确的步调去感受去奋斗,那把旧钥匙已经被时间慢慢腐蚀了,最后只化为灰烬在低声叹息。
我不愿意种花
你说
我不愿意看见它一点点的凋落
是的
为了避免结束
你避免了一切的开始
这首诗叫做《避免》,是我在我买的一本诗集里看到的。很多人读起就能明白其中的含义。我看到了所有的可能,却都不太可能。我觉得这就是我的感受,其实,回到家,好多人都跟我讲大道理什么的,我曾经在高中时也会开导人呢,但是他们听从了,也就去陪我复读了。我们其实还活得很浅显,身边的某些人活得也不太深刻。有一次在ON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