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看到书中那个例子的主人公离群索居,不知怎的想到自己曾经幼年时有过离家出走的想法,大约也是觉得,独处的时候能松口气,远离一些人和事物。
六年级的暑假,妈妈在睡午觉,我只是说出去玩。然后去和邻居姐姐玩,半下午的时候,她邀请我一起去她爷爷奶奶那边,他们承包的一片地,离村子有段距离。好像我自己没有意识要告诉父母。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潜意识里的“逃离”。
跟着她一起去了。那时候电话还不多,邻居姐姐的爷爷奶奶肯定是没有电话的。
好像爸妈找了很久。本来就打算第二天下午回家的,中午吃饭时间妈妈已经找来了,没打没骂,带着我回去,路过舅舅家,先去看望外婆,我是不想听大人们絮絮叨叨说我,自己回家了。一进家门,我爸拿着笤帚一顿收拾,我一声不吭,也不求饶,只是躲着缩成一团。
后来一直在想,我妈到底知道不知道我自己回来等着我的是一顿暴打?我说要自己回家时,她没有拦我,也不曾劝我爸一句让别打了。
高考前有一天,就突然特别特别不想上课。早自习前出了校门往南走,磨蹭磨蹭,村庄,马路,田地,小路,很安静,远离了学校,似乎逃离了枯燥乏味的高考之路。一上午课没上不见人也没有请假,班主任就把电话打到家里。我妈还没到学校,我已经自己回去坐在教室里做卷子了。后来我妈说,她找人算卦,说我往东走,盘算着去西安打工。
第一年高考一心想去外地,结果没过本科线,没考上。第二年复读,一心只想上个西安的大学,结果天意弄人,二志愿调剂到外地。绕了一圈,毕业走回来。
然后后来找男朋友又找外地的,在单位环境压抑,不顺心和家里逼婚的焦虑里,又一次逃离。
然鹅,终究还是得回来。
仔细想想自己,对许多事没有起码的激情,无法全身心投入。
总是独来独往。
与人交往有界限,不亲近。从不请朋友来家里坐坐,或者吃饭什么的。
同事不做朋友,界限很强。除非不在一个单位了做朋友。
昨晚学习“投入的风险”,豁然开朗。
我不能全身心投入,怕投入的风险,不做承诺,在以往的经验里,受过创伤,需求和投入没有得到好客体的积极回应和满足。大约是婴孩时候,哭闹求抱抱时,父母都不在,没有得到满足和回应吧。
我现在不是小婴孩了,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小朋友,我已经不是活在过去了。
我得打破那种原来的思维模式,害怕的恐怖的东西,是以前的幻想,不是现实。
我现在不是小婴孩了,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小朋友,我已经不是活在过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