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高考变成了一个全民关注的特别日子。在这一天,我会情不自禁回忆自己的高考岁月,尽管已经过去十七年了,那种紧张而严肃的气氛还一直清晰地印在我身体里。
我一共参加过三次高考,高二一次,高三一次,最后一次是复读那年参加的。
第一次完全没有概念,只听老师说,让我们试一试学习水平,就进去考场了。
第二次做了充足准备,但是心理负担太重,从考场出来完全是扶着墙,手抖得不行,大汗淋漓。
考试结束后马上估分,报考志愿。我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信心,给自己估出了高高的分数(600分左右),报考志愿时也是全凭感觉,没有电脑,也不会查网络,仅仅靠着一本《全国高校招生目录》,看哪个字顺眼,就报了。
等分数下来,竟然比估分低出30分左右,一本高校无望了,像班里大多数同学一样,再战一年!
青春年少是如此的盲目、盲从而又任性。
一年寒窗苦读,挥泪洒汗,结果老天不开眼,最后一次高考的分数还不及上一年的成绩!
似乎是为了惩罚自己,原来一直抱着非“北京上海”高校不读的心态,突然变成,离家越远越好,就去不知名的城市,上不知名的大学好了。
十多年后再回头思考这些问题:
高考是我人生的分水岭吗?
高考算是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吗?
今天的状态还有多少成分是当年的高考决定的?
所有的问题可以串成一条生命线:一个选择,接着一个选择,促成了我的今天。
有人问:“如果回到你的高考时,你还会作出同样的选择吗?”
我没有答案,重要的是,人生没有留下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