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第一次上了武汉的大街,拦了一个遍地砰砰砰的电动小三轮,武汉叫“麻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屁股被颠得麻木掉的缘故而叫这个名号。
我说到某某地方,师傅说:五毛。我一阵惊喜,工资虽然低,但购买力原来如此强大!真乃洞天福地也。
到了地方,我就给了五毛,师傅用一种看弱智的眼神看我:五块钱。
我这才学到了:毛就是元,就是块,就是YUAN。
但是见了鬼了,此处的毛是YUAN,彼处的毛还依然是毛。第一次上武汉公交,看别人朝投币箱里稀里哗啦地扔硬币和散碎银两,不由脑壳发晕,问司机,师傅不扭头地给了答案:一块二毛。
我就迷糊了——二毛?二块?一块二块?
旁边有本地人怜悯我,善良地赠送了我两毛钱,替我解了围下了台。
我印象中大家都喜欢用硬币的零钱,可武汉人民却只喜欢纸币的毛币,每个出门的人身上都有一叠一毛两毛的纸币。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涨价,我那时候就盼着它赶紧涨到一块五,哪怕两块也好,真是够烦的。
冇[mǎo]得零钱撒!
我前半辈子见识了若干个“本地”,西安本地、北京本地、上海本地、成都本地、武汉本地、杭州本地……深深羡慕那些作为“本地人”所独有的荣耀感。
这种荣耀表面上是来自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但根究起来,其实还是来自根深蒂固的文化本位所带来的独立性和自由感。这种荣耀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语言”。
我第一次去上海的时候,坐地铁怕零钱不够,就在地铁站门口的小店买了一包口香糖。结果走了两步,又疑惑担心零钱不够,又折回来还要找小店老阿姨再买一包口香糖。结果您猜怎么着?老阿姨打着毛钱,没抬眼看我,只赠送了半句话:够了。我没反应过来,老阿姨又补了一句:零钱够了。就再没理我。
我当时就张着嘴傻了,坐地铁的时候也一直处于半傻的状态:这个上海人也太……太那啥了!
刚开始有一种被轻视被羞辱的感觉,但事后慢慢清醒过来,这也不算什么轻视和羞辱,只是一种充满着荣耀感的文化对另一种外来文化的直截了当的交流,因为披着自信的外衣而容易被误解。
我们很容易觉得某个地方的人太傲慢太排外,但其实去过很多地方后,你会发现,其实大多数地方的人都有这个“毛病”,并不仅仅是个别超发达地区。
武汉人说话总喜欢带个句尾语气词“撒”:请客撒,再喝一瓶撒,去逛街撒……我以前以为只有蜀地的人才会这么说话,透着一股子逍遥和安逸的劲头。
武汉三镇,地图上看够乱的,就几乎没有一条笔直的线。实际呢,恐怕更乱。所以武汉人才不会有那么多表面的规整和规矩,舒服最重要,痛快最重要。武汉本地人说话基本都是音量偏高的,偏随意的,偏戏谑的。
我去了武汉没几天,就因为戴了一副眼镜,而且呆估估的样子,被他们那些人赐了一个名号:眼镜。武汉话说:严仅。
我不知道他们咋活得那么快乐呢?那时候还是小周末,做六休一,每到周日一早,就来敲门:走,严仅,逛街克!
我才不要逛街克,口袋里冇得钱,武商武广步行街也跟我冇得关系,我才不要矿街克。
等傍晚那些逛街克的回来后,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哎呀,雷(累)死了!
累死了你别去逛啊你!又不买东西,什么毛病。
但是他们却是累并虚浮着。虚浮=舒服,“浮”要念轻声。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烀be烙)。很多人喜欢用这句话来形容湖北人武汉人的“精明”。精明应该有圆融和玩手段的意思,但我在武汉主要呆在国企的环境里,大家没必要搞七搞八玩花头,所以对此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触。而且恰恰相反,我感受到的,反而是一种直截了当的“刚”。
湖北武汉有一个词叫“不服周”。易中天说这个词来自于三国时期周瑜不服气诸葛亮的故事,“周不服”,倒装过来叫“不服周”,就是不服气不屌你。易中天在武汉大学遭遇了太多的“不服周”,一气之下跑到中山大学,算是一个有趣的例证。
硬刚版:瞅我干哈?瞅你咋呆!认怂版:瞅我干哈?我瞅你像我爸爸!
“不服周”的武汉人,先是问你:搞么斯(干什么)?
如果怒火值升高:你想么昂!?塑造出一种“你瞅啥瞅你咋的”的战斗氛围。
问清楚了以后,表示不屑:你喝我(你吓我)?!
事情做得漂亮:灵醒!
别个(别人)就夸你了:蛮扎实!就是厉害。
事情做砸了:掉得大咯!
或者:掉底子。
武汉男人说话,集刚强与傲娇与不以为然为一体。
武汉女人说话,集泼辣与娇滴滴为一体——
“你个老子棍(你给老子滚)!”她可以娥眉冷对这么说,也可以笑嘻嘻地这么说。
“你好怀~”(你好坏),了不滴了,齁死人。
“哎呀,你sua来皮……(耍赖皮)”特别像四川女娃娃说话。
我经常分不清一部分四川话和武汉话,虽然对于本地人来说,二者可能泾渭分明。单纯从字面上看,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区别在于口音的微妙差异。据说现在的四川话源自于“湖广填四川”(发生在明清时期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时候的湖北话,那就能说得通了。
四川人喜欢说“老子”,武汉人也喜欢说“老子”,而且不是一般的喜欢,是“挤喜环呦(极喜欢呦)!”区别在于四川人的“老子”使用者多是男人,而武汉不分男女老少,个顶个的都可以是“老子”。你要是初来乍到,而且又讲究所谓文明礼貌的话,很可能会对这个语言风格消化不良。不过在现代学校教育的熏陶下,估计孩子们会越来越少用这个粗犷的俚语口头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