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差异系列一:都是24小时,差异怎么这么大?

人生差异系列一:都是24小时,差异怎么这么大?

作者: 凌晨的周娟娟 | 来源:发表于2016-12-15 07:52 被阅读0次

    一天有多少个小时呢?你可能被这问题无聊到懒得理我。

    从计时器上看,一天的确是24小时,毫发不差。

    但从生活的丰满程度来看,却未必如此。

    一、折叠时间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房地产类的乙方公司做营销策划,这家公司是我所在的城市市场占有率最高,也是最专业的公司,甲方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一线开发商。那时候企图心很强,心执一念就是要获取客户对我工作的认可。为了汲取最多的项目经验,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白天都是在沟通甲方,与同事互相分享心得,出项目现场,配合销售一线的工作,或者做市场调研和客户调研。反正只要是涉及到沟通、交流,与人打交道的,我都在白天完成;剩余的报告类可以独立完成的工作,全部留到下班后回家做。

    我本来是一个不能接受晚睡的人,那时候却常常工作到晚上12点以后,有时候看着时间已经太晚,自己却还不能滚去睡觉,气得一边哭一边做。即使弄到再晚,第二天依旧6点准时爬起来,转3趟公交车去跟甲方开周会。

    周而复始,全年无休。

    但这样磨砺下来,我那时候工作效率极高,成长也非常快,也就入职2年吧,薪水涨了10倍,巅峰时候还同时操盘3个项目。

    后来换工作,我面试一个甲方的营销策划主管,HR有点轻蔑的问我,“你工作经验也才三年而已,怎么这么有信心可以胜任主管一职?”

    我很坦荡的回答:我是只工作了3年没错,但是如果你一定只看到数字的话,我也不妨用数字的方式来回答你。你看我的项目履历,过去的3年里,我做了5个项目,每一个项目我的参与程度都很深,你完全可以通过询问相关细节来验证。一个房地产项目的平均开发周期是3年,市场较快的营销周期也在1-1.5年,如果在贵公司工作的话,我操盘5个项目至少也要5-7年的时间。但我在过去的工作中,用3年时间积累了通常别人7年才能获取的经验,请问您觉得我还不能胜任吗?

    HR无话可说。

    一天24小时,显然不能延长48小时,但是有限的时间内提高生活的密度,变相就提高了时间的浓度。生活就像熬一锅汤,时间就是汤里的水,水一样多,原材料越多的生活烹饪,浓度越高。相反的,同样的两锅汤,一浓一淡,要达到相同的浓度,就往浓汤里面加水咯,这个维度里,时间看上去好像变多了。

    这是让24H=48H的时间折叠术。

    二、有限的时间里,主要看精力分配

    与其用时间来考量一个人的过往,还不如看他的精力分配。一天的24小时,秒针都是匀速前进的,而人的精力配额却未必如此。就拿我来说,喜欢早起讨厌晚睡,我个人的精力表也是每天早上满格,然后逐渐减少,午休后有个回弹,再下降,一直到晚上10点左右几近耗尽。要是过了12点,就是一个很难看的负值了。因为了解的自己的精力状况,所以我把写字的时间安排在一天的早上5点,上午也会集中精力处理重要的工作。精力+专注度,换算过来就等于效率。效率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成效就会非常显著。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一句很浅显的谚语。目标是一颗大豆种子,精力才是我们给种子施的肥。把最多最宝贵的精力投入到最希望达成的目标上面,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战略。

    我在结束第一份工作以后,逐渐有意识的放慢了工作的节奏,这是在当时从实际情况出发的权衡结果,无所谓对错。而我同时进公司的另一个女孩,则一直在原来的轨道奔跑着。我离开时,她的工作成绩、职位、薪酬都比我略逊一筹,但因为她在后面几年对自己的要求持续不放松,我却相对的慢了下来,第二个三年结束时,她的职位和薪酬已经远远超过我了。当然,对比而言,我在其他方面收获了更多。

    人生的轨迹是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东西,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来说,都不为过。相同或者极其近似的两个人,从时间轴上同样的时间点出发,只有相互偏离一个极小的角度,通过时间效应的叠加,结果的差异可以大到让人咋舌。

    投资学最神奇的魅力在于时间复利,极小的原始资金,稳定的收获一定的投资回报,只要时间足够长,回报也惊人。我想。人生也有精力复利,再小的一个种子,只要专注用宝贵的精力去灌溉,让个人精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时间折叠术,也能让人生产生不一样的轨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差异系列一:都是24小时,差异怎么这么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tb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