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信仰是人类的内在保护壳

信仰是人类的内在保护壳

作者: 小何兮 | 来源:发表于2021-12-12 14:31 被阅读0次

    信仰从狭义上来讲,是指对某综合主张、宗教极其相信和尊敬,似乎这样的信仰只局限在宗教,主义所构建的思想框架之下,属于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但其实信仰应该是广义的,并不仅仅是宗教的事情,我认为信仰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内心力量,是自己的事。信仰本应该是一个中性词,它不褒贬任何东西,其存在的目的就是赋予人存在的某种意义,帮助人找到某种目的,只是这些意义和目的太过广泛,不可一概而论,也难以描述。

    毫无疑问,现代社会是需要信仰的。现代社会发展得太快,无论是人的思想,还是科技,快节奏的生活容易让人迷失自己,而建设信仰就是在给自己建立价值观,给自己一种心理认同,让信仰成为脊梁骨撑起自己的价值体系。当人改变了,社会也会随着改变。毕竟人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信仰,不同的人则会有不同的信仰,只是信仰被划分成了散乱的类别,多数的信仰没有被明确系统地提出一个名称,因而大多数人觉得自己没有信仰。而宗教所提供的恰好是一套系统地,完整的思想价值体系,所以欧洲的中世纪,反倒让宗教占了便宜。

    在那个被称为“黑暗时代”的特殊时期,基督教占了统治地位,人们的宗教信仰成了教皇手中的一把利剑,几乎断了欧洲的文学。这种蒙昧的信仰是不可取的,几乎成了一种愚民现象,好在那时的基督教在愚民的情况之下,对人的本质追求趋向于理性和精神的境界之上。一直到骑士文学兴起之时,骑士精神中所包含的信仰,比如:怜悯、谦逊、公正、诚实等,放在今天的社会依然适用。所以说对人类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信仰,在不知不觉中会被继承,成为人的精神支柱,让脆弱的精神世界不至于被打败。帕斯卡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也就是说人脆弱如芦苇,但好在人之所以为人,使人强大的是思考,思考让人活了过来,而信仰无疑就是芦苇的一个内在保护壳。

    在中世纪的丧钟响起之时,但丁带着他的《神曲》来了,他设计了维吉尔和贝亚特丽斯,前者带他引游地狱,代表了理性之光,后者白衣降世,游历天堂,是他最初的爱恋,也是他的信仰之光。理性和信仰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人在理性之中认清自己,而后依靠信仰使精神世界得到提升,以承受世间更多的苦难。

    在现代社会中信仰是必不可少的,缺乏信仰的人会缺乏对自我的认知,对世界的理解。当一个人有了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之后,便可以看清自己的信仰是什么了,人需要信仰来调解内心的痛苦,有时候我们很难感受到自己所信仰的东西,这或许是因为信仰是意识层面上的东西。特别是在现代这个逐渐随大流的社会中,有信仰至少可以让你有自我思考的能力,让你活在人世间不至于那么累,而不是人云我亦云,最后泯然于众人。如果每个人因信仰而变得更好,那么社会也会因此而不同,所以信仰在现代社会中还是有存在的积极意义的。

    信仰二字来源于人而又亡与人。对于个体而言,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仰,有的人信仰宗教,有的人信仰科学,有的人信仰哲学……凡种种信仰都足以让所相信它们的人类为此奋斗终生,这或许是信仰的魅力所在吧!

    在人生这场苦难修行中,当你走不下去了,至少信仰可以给你力量,支撑着你继续前行,信仰犹如一盏指路灯,照亮前路。骑士的信仰让他们为荣誉而战,奋斗终生。但丁的信仰让他在中世纪那个黑暗的时代理性思考并独自前行。坚定自己的信仰和面对信仰破灭都是很难的事情,但是人活着就得需要信仰,需要这种内在的力量,就算是自我救赎也好,还是为了生存也罢,总得给自己一个人生目的。要不然,很多事情,你是没有办法去完成的。换而言之,信仰对个体生存是一种保障,拥有这层保障之后,人们能够依靠信仰的力量直面生活中的烦恼和面对死亡的恐惧。

    总之,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有自己的信仰是一件幸事,拥有信仰的人,即使身处沟壑,抬头也能望见星空。虽然我理不清自己的信仰是什么,但我相信信仰自在人心,信仰一词的重点不就在于“信”字吗?追寻信仰的过程也是寻找自我,寻找人生意义的一个过程。人生路漫漫,修行在路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仰是人类的内在保护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ur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