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学校值班。
与我一起值班的,是在校本部的一个传达,我对传达的人员习惯了统称为“大爷",但是今天聊天知道他的孩子是92年出生的,比我的孩子大那么几岁,按这样推算,那应该是叫大哥。
这大哥太健谈。
估计对我不熟悉,所以便展开了他敬业的提问:
你叫啥名?你教什么学科?你来自哪里?
我一一作答,此时心情非常平静!
又接着问了教育系统内非常敏感的问题:
你还有几年退休?你评上高级了吗?
这人真是个操心的命!
然后又展开了老婆式的聊天模式:
你孩子多大了?男孩还是女孩?上班了还是上学?
我此时的回答就是带着一点情绪了,一想反正也没事,闲着也是闲着,聊呗!
听说我儿子准备去日本,他从站着的姿势坐到了我对面的椅子上,然后开始了自报家况的聊天:
他儿子近几年的过往和现状、他老婆的态度、他侄女、他舅子家的孩子……尤其是在聊到儿子的时候,他表面上好像在希望我能回答,但是我刚要开口,还没来得及说两个字,他已经开始滔滔不绝的继续讲下去了……
最后他把儿子总结了五个特点,其中有一个是这样说的:他能说会道,口才挺好的,要是讲理的话,没人能讲得过他!
这是说他儿子还他自己?!我稀里糊涂分辨不清!
他像一个领导,每每说起话来主意很大,胸中有韬略,我知道他就是一个传达。我并没有看不起这个职业,只是觉得他知道的太多了———我们学校的人事变动,我还不知,他给我逐一详细的分析!学校的部门设置、领导的选拔,他也知道规则!
他也像一个智者,每做一件事,总有正确的理由!哪怕是老师在传达室放猕猴桃这件小事,他也能从公和私两方面解释一遍!
他也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我才和他接触半天的时间,就知道了他负责很多内容——分发报纸、刷车库障碍的油漆、上报工作、检查值班纪录……
但是,他绝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
我把自己假想成那个儿子———那个不愿意和他交流的儿子,我脑袋嗡嗡的响,一句话也不想听!
所以,作为父母,在家里能说会道,绝不是优势!
[延伸]
一次出去,被问:跟你一起学习心理学的,你看见他们有什么样的心理毛病?这发问者,还是一位挺能学习的人!
也有人说: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学心理学。
心理学有啥好处?学习心理学的一大好处就是:你能通过别人看见自己。
今天我在听这位师傅讲话的过程中,其实我是有走神的,想起了我的一位同事。我总在想:我为什么跟他之间一直走不近,还纠缠不清?
可能就是我们俩可能都太能说了———都不能静下来做一个倾听者!
更重要一点,就是:他说的内容是我不想听的!
我们有一个五个人的小团体,每次我们聊起来,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彼此之间可以提困惑,可分享经验,可推荐好书,也可以闲聊天……每一个人说话,能量都在我们之间顺畅流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