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三周一直感觉很幸福,幸福的感觉来自于我一直看到孩子们一天比一天有进步,看到的是变化。
但心里一直是比较清楚的,这种变化是在自己相对强刺激的情况下,一直在用老师外在语言的激励引领孩子们在找寻学校里的角色。
今天音乐老师说,班里的小朋友还是比较急于表达,所以听课的习惯还是需要调整。音乐课上有一个小家伙下了位置站起来躲在窗帘后面。
我当时心里想:果然是一群精灵鬼,竟然会看老师上课。这种情况还是要说的,午读课讲了这件事情,表达了听到这件事情之后白老师心里不开心。
无论上什么课都是一样的,如果上这个课这样子,上那个课那样子,这样不好。
第二天特意穿了一身黑衣服,来讲讲威尔森老师不见了,讲到有的人发呆走神的时候,看到有的小家伙看我的眼光有些躲闪。看来都挺有自知之明的。
故事转折的地方威尔森老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斯旺普老师,一张张小脸上满是惊讶之色,威尔森老师到底去哪儿了呢?深深的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心。最后结尾是一个隐含的结尾,但是很多孩子看懂了,原来威尔森老师就是斯旺普老师,威尔森老师生气的时候就会变成斯旺普老师。我最后说,你看,如果白老师生气了,也会变成斯旺普老师。你们希望吗?一个都是小脑袋摇的拨浪鼓一样。
下课,收书的时候我提醒大家安安静静的收书,祖瞻突然说,别讲话了,再讲话白老师就不见了。
看来故事是有魔力的,讲故事胜于讲道理。
ps,师生交往点对点很重要,今天欣欣跑过来和我说,白老师,我觉得你今天更漂亮了一点,哈,不是白老师漂亮了,只是因为你跟白老师亲近了,白老师今天蹲下来跟你说了两次话,所以你觉得白老师漂亮了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