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梨园春秋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从京剧《锁麟囊》看民国文人的美学理想(一)

从京剧《锁麟囊》看民国文人的美学理想(一)

作者: 閒齋 | 来源:发表于2017-08-23 02:30 被阅读161次

    邀月堂闲话


    从京剧《锁麟囊》看民国文人的美学理想(一)

    --------  [平等、自由]


    《梨园书事》有言,“风流旖旎之戏,程不如梅;庄严侠烈之剧,梅不如程。”梅戏将迈向了传统京剧的巅峰,以圆为美。陈剧走进了传统京剧的禁区,以方为美。作为陈派代表作品的《锁麟囊》,可谓是程砚秋先生的心血之作,此剧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对京剧传统的突破,作为陈先生合作挚友同时是该剧编剧的著名剧作家翁偶虹的妙词佳句自然功不可没。作为综合性艺术形式的京剧,其艺术含金量远胜于其他单独艺术门类,内涵颇深,非我浅学之辈能言尽其妙;因此关于 表演中舞台调度、唱腔、色彩等方面再此不作过多品评,下面但从剧本唱词的角度浅析几段,以聊眷恋!是为小序!

    戏剧作为国粹之一,无疑是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集绘画、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等艺术形式于一身,将各类艺术有机结合,糅其精髓,成其品质,遂自成一家之魅力。戏剧从刚产生时的“上古巫事”发展到宋时“南戏”,、元时杂剧、至明清建成体系,广演于民间。民国初立,名家辈出。京剧出类拔萃于诸戏种。四大名家登堂入室,遂开一时之风气。《锁麟囊》一戏,就艺术成就而言,堪称执程派京剧之牛耳,自首演于上海后,一直以来活跃于京剧舞台上,深受海内外广大戏迷的喜爱和追捧。

    便是这一时之风气为中华民族名族性格的塑造、对近代国人审美意识的塑造、对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于此时诸剧目中,属《锁麟囊》值得一叹、值得一谈。文革期间,颇受非议,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被迫停演。对此剧的传承发展影响恶劣。尽管今时今日恢复发展,活跃于京剧舞台,但其原始魅力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对于程派艺术而言,无疑是莫大的损失。

    众所周知,戏剧艺术的特殊性就在于在其传承于发展过程中,艺人本身对作品质量的影响比其他因素更为重要,是谓“可遇而不可求”。好在文革结束至今,在张火丁,迟小秋等程派优秀弟子的持续努力下,《锁麟囊》精彩依旧。

    唱腔之绝,尽显程派“庄严侠烈”之艺术气质,又不失母性韵味。

    张火丁版的《锁麟囊》和迟小秋版的《锁麟囊》各有千秋。但在对文本内涵的表现力上,我个人认为迟小秋版的略胜一筹。谨以如下唱段为例:

    譬如【流水】(耳听得悲声惨心中如捣)一段

    世上何尝尽富豪。

    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

    轿内的人儿弹别调,必有隐情在心潮。

    耳听得悲声惨心中如捣,同遇人为什么这样嚎啕?

    莫不是夫郎丑难谐女貌?莫不是强婚配鸦占鸾巢?

    叫梅香你把那好言相告,问那厢因何故痛哭无聊。

    梅香说话好颠倒,蠢才只会乱解嘲。

    怜贫济困是人道,哪有个袖手旁观在壁上瞧?

    蠢才问话太潦草,难免怀疑在心梢。

    你不该(想必是)人前逞骄傲,不该词费又滔滔。

    休要噪,且站了,薛良与我去问一遭。

    听薛良一语来相告,满腹骄矜顿雪消。

    人情冷暖凭天造,谁能(何不)移动它半分毫。

    我正富足她正少,她为饥寒我为娇。

    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

    忙把梅香低声叫,莫把姓名信口哓。

    这都是神话凭空造,自把珠玉夸富豪。

    麟儿哪有神送到?积德才生玉树苗。

    小小囊儿何足道,救她饥渴胜琼瑶。

    连续两个“莫不是”在情感上具有强烈的助推作用,在这里展现出的是女主人公富家千金薛湘灵善良体贴的形象,新婚之喜,无奈却半道偶遇大雨于春秋亭。按常理来说,这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小姐自然会撒娇耍横。然而她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正定自若的在眼前的煞风景环境中静静地等待雨停。并且不受天气影响,用关心的心态审视眼前的一切。就在此时,听见对面寒门女子赵守贞的哭泣声。正是这两个看似简单的“莫不是”寄托着翁偶虹先生对薛湘灵女儿柔肠的刻画。而迟小秋独具魅力的唱腔恰好从抒情的角度将这一形象展现的相当到位,深刻揭示了女主人“母性”的一面。是其“心性”之善所在。精彩唱腔的背后是演员对文本的理解,理解背后正是作者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作者要塑造的薛湘灵“心性”之善恰恰是那个时代对所有女性的要求之一。在中国传统的意识里,贵族阶级的价值观与贫民阶级是格格不入的。贫贱者与富贵者永远不可能同日而语。然而在作者的理想世界里,富贵者的价值取向里没有了以往的等级观念,由唱词为证:

    我正富足她正少,她为饥寒我为娇。

    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

    忙把梅香低声叫,莫把姓名信口哓。

    这都是神话凭空造,自把珠玉夸富豪。

    麟儿哪有神送到?积德才生玉树苗。

    小小囊儿何足道,救她饥渴胜琼瑶。

    由此段出自富家女薛湘灵之口的唱词足以说明,作者笔下的富家女的价值观里并无中国封建社会里延续着的等级观念。恰恰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平等”正是民国时期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故事的题材“旧而不旧”,所谓“旧而不旧”,新在作者一反常态的人物塑造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同时,故事发生的地域背景“登州”属山东一带。山东是孔子故里,深受儒家思想的濡染,剧中重要道具“锁麟囊”是古代我国山东一带婚嫁时的习俗,女儿出嫁,母亲赠与香囊,将金银细软装于其内,寄托着对女子婚后辛福生活和富贵的象征。在今天看来,这无疑是封建社会神学世纪观在民俗中的深刻表现。作者的笔下,女主人将其送人。这两点“俗而不俗”。恰恰是作者对时代精神的表达需要。“这都是神话凭空造,自把珠玉夸富豪。”一句道尽了女主人仗义疏财的风度,更是作者打破传统,敢于接受新思潮、传播新思潮、并希望在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旧社会除旧俗,立新风  的精神理想的体现。

    文本特殊性明显,突破了传统京剧。

    文本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对传统京剧唱词句式的改变上,作为具有丰富舞台实践经验和创作经验的艺术家程砚秋先生和翁偶虹先生之间配合默契。在《锁麟囊》文本的创新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这种创新精神既是艺术作品发展的需要,就其事而言,程、翁二人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时文学艺术界在社会变革大潮下的一种声音。

    比如薛湘灵在花园一折中有如下唱词:

    "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

    在三让椅一折中又有这样几句唱词:

    "在轿中只觉得天昏地暗,耳边厢,风声断,雨声喧,雷声乱,乐声阑珊,人声呐喊,都道是大雨倾天。",

    "轿中人,必定有一腔幽怨,她泪自弹,声续断,似杜鹃,啼别院,巴峡哀猿,动人心弦,好不惨然。

    观众对于戏剧艺术的感受很大程度上要靠舞台上的声音与动作,而精辟的文辞与巧妙地句式是这一切得以在舞台上得到充分发挥的基础性因素。"在轿中只觉得天昏地暗,耳边厢,风声断,雨声喧,雷声乱,乐声阑珊,人声呐喊,都道是大雨倾天。",一段中,几个“声”的运用在音乐上,情感上,都有高度的统一性,在这种同一性中,产生了一种由意象世界带来的诗性的抒情效果,感染力是比较强的。句式一韵到底的特色更是音乐性的需求所在,自然也不在话下。这是其精妙性所在。还有一点:一般京剧唱词都是很规整七字一句或十字一句,但《锁麟囊》中有些唱词颠覆了京剧的古老传统。一改旧习,为剧目的生命力注入了活力,这是在程砚秋先生的要求下并且在程砚秋、翁偶虹二者的一致认同下产生的长短句。是其创新性所在,善于舞台表演而不擅长撰写剧本的程砚秋先生能主动提出这一点,民国文人艺术家的综合性素养再此可见一斑。

    譬如:【流水】(耳听得悲声惨心中如捣)一段

    世上何尝尽富豪。

    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

    轿内的人儿弹别调,必有隐情在心潮。

    耳听得悲声惨心中如捣,同遇人为什么这样嚎啕?

    莫不是夫郎丑难谐女貌?莫不是强婚配鸦占鸾巢?

    叫梅香你把那好言相告,问那厢因何故痛哭无聊。

    梅香说话好颠倒,蠢才只会乱解嘲。

    怜贫济困是人道,哪有个袖手旁观在壁上瞧?

    蠢才问话太潦草,难免怀疑在心梢。

    你不该(想必是)人前逞骄傲,不该词费又滔滔。

    休要噪,且站了,薛良与我去问一遭。

    听薛良一语来相告,满腹骄矜顿雪消。

    人情冷暖凭天造,谁能(何不)移动它半分毫。

    我正富足她正少,她为饥寒我为娇。

    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

    忙把梅香低声叫,莫把姓名信口哓。

    这都是神话凭空造,自把珠玉夸富豪。

    麟儿哪有神送到?积德才生玉树苗。

    小小囊儿何足道,救她饥渴胜琼瑶。

    在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句式上明显的改变。这种句式,在传统京剧里是根本没有的。而程砚秋、翁偶虹就依据文学描述和人物需要,创造出抑扬错落、疾徐有致的新腔,并把唱腔和身段融合在一起,使程式化表演装满了真实的人间情感和惊人美感。使得抽象的表演真实化。

    后记:

    关于《锁麟囊》在文本上、表演上、舞台调度等方面的艺术魅力的细节问题是不胜枚举,角度不同,所思所见自然不同,可谓见仁见智。浅析以上零星两点,就此止笔。对于该剧的追随与研究、探讨和挖掘,我们永远是未完待续。草就此文,一聊眷恋,寄希望于诸同道师友、方家前辈,共叙大雅······

    ---------  丙申夏六月 邀月堂谨撰于陋室孤灯下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京剧《锁麟囊》看民国文人的美学理想(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wr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