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疗法,思维决定情绪。
认知疗法的第一原则是,你所有的情绪都来源于认知或思维,第二个原则是,情绪消沉时,你的思维就会被无法摆脱的消极感所左右,第三个原则,达观的心态和治疗至关重要。
十大认知扭曲,非此即彼思维,以偏概全,心理过滤,否定正面思考,妄下结论,放大和缩小,情绪化推理,应该句式,乱贴标签,罪责归己。
13种思维定势,绝望,无助,击败自己,妄下结论,给自己贴标签,轻视回报,完美主义,害怕失败,害怕成功,害怕反对和批评,强迫和怨恨,抗挫折能力低,内疚和自责。
思维、感受和行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所有的情绪和行为都源于思维和态度。反过来,感受和行为模式优惠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认知。所有情绪的变化归根到底都是也由于认知引起的,更改行为模式时,如果能对思维模式施加正面影响,你会更加自信。
因此想要改变自毁的心理定式,你必须在更改行为模式的同时对自毁态度予以强烈的反击。这样动力问题的症结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样,如果你改变了思维模式,你做事就会更有干劲,反过来它优惠对你的思维模式产生更积极的影响,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更懒散无为的恶性循环转换为勤奋努力的良性循环了。
无价值感从何而来呢,来源于没玩没了的自我批评。
收到批评的时候你是否会陷入内心崩溃的深渊?其实,你必须知道,刺痛你的不是别人,也不是别人的批评。而是在别人批评你的时候,你头脑中的某些消极思维就会自动活络起来。所以,只有你才会伤害你自己。使你产生情绪反应的不是别人说了什么,而是你想了什么。困扰你的想法中,都不可避免地会有些错误思维的影响。
如果你觉得你的自我价值和幸福感均来源于别人的爱和认同,那么你很可能会害怕批评。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就在于你必须想法设法地取悦他人,因此你自顾不暇,生活既不精彩更谈不上丰富了。可矛盾的是,很多人可能还会觉得你枯燥死板,不好相处,比你那些自信的朋友差多了。
于是 就出现了前段时间特别热搜的话题“越是迎合,越是被讨厌”。为什么要去迎合别人呢?说到底,是对自己不够自信。
只有你自己的想法才会让你烦恼,如果你能学会客观思考,你的烦恼就会少多了。写下你在受到批评时脑子里下意思蹦出来的消极思维。然后找出其中的认知扭曲,并用更客观的理性回应予以反击,这可以让你平息愤怒,不再恐惧。
摒弃弱者思维,建立强者思维。
所谓摒弃弱者思维、建立强者思维,就是指无论做任何事、看待任何问题,都从最有利自己的方向去考虑。
你的价值不取决于你的感受,也不取决于你的思想或行为。也就是说,人人生而有价值,你所感受到的价值高低,源于你对待自己的态度。而你对待自己的态度,又决定了你对自我的认可程度。
所以,普通提升自信(自我认可感)的方法,就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客观价值,进而深化主观价值。这是一个“trick”,就看局中的人,有没有办法识破并跳脱出来了。
强调一遍,决定你自我认同感的,是自己对待自己的态度,绝不是自我的客观价值。
你的自我认同感,来源于自己对待自己的态度,和外界没有任何关系。建立强者思维,就是用强者的心态看待自己,绝不任意攻击自己、批判自己,让自己深陷“弱者思维”的陷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