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小陶隐士算得上是“铁骨铮铮”的“隐士神话”了,逢人提起他,就是“飘逸洒脱、平静淡雅”再要么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小陶究竟为何伟大,“飘逸洒脱”看上去好似就是“清心寡欲”,好似简单,实则包含了太多的思辨。
image其实小陶童鞋在他那个年代那还真说不上出名,除了延之迷弟粉他,基本没人理他。然而他这个仅存的迷弟粉他还不是因为他写的好,人家评价他“文取旨达”,就是说,他的文仅是可以清楚表达自己的怡情罢了。(对于一个文人来说,这评价,一言难尽啊)但实际上呢,咱们的小陶写文并非要多绚烂多彩,仅是“自娱”而已。
到了唐代,咱们的李哥杜弟也不粉他。小陶同志是北宋之后,才正式“出道”的。
小陶的出道史就暂且聊到这,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文学史。咱们今天主要聊聊“隐居”的问题。
image众所周知,小陶同志祖上出过一个将军,但是后来家道中落,到了他这代,基本就是穷困潦倒。倚仗祖上荫德,小陶同志还是做了个小官。但是呢,小陶同志进了官场才发现,自己一点也不适合这里:领导穿了条大红桃花上衣,配绿色头饰,人模狗样走过来,简直像一坨啥啥,同僚们纷纷拍手,夸赞领导人比桃花俏,只有小陶同志毫无夸赞欲,甚至想把眼睛戳瞎;领导做个诗:“一朵两朵三四朵,一朵更比一朵艳”。同僚又纷纷夸赞,简直屈子在世,只有小陶同志眼睛一翻,心想:“这tm,屈子都给你气诈尸好吧。”
小陶同志非常痛苦,不做官吧,贫穷强奸肉体;做官吧,恶俗强奸灵魂。既然总有一“操“,就牺牲肉体吧!大家都是二十郎当岁的人了,每月月末啥感觉,多痛苦大家应该都记得吧,人小陶做完这个决定,就意味着天天都是月末,要还花呗那几天啊。
image更惨的是,小陶家的最大的不动产——五间茅屋还被烧了,谁烧的不详,总之是没了。
要搁别人身上,早就涕泪横流、“白头搔更短”了(随便借用一下,没针对杜哥——写给杜哥迷妹梳毛)。但我们的小陶同志,挥了挥手,欢快地和过去分手了。
然后他就开始天天种田了。就是种那个“草盛豆苗稀”的鬼田。
种着种着,他就开始开挂了。先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话多闲情啊,简直像周末农家乐体验生活。我八岁的小表妹跟我说,这首诗最妙的是这个“见”字。我深以为然,“见”说明啥呢,我不是主动看的呀。“看”虽然只是一个动作,但主动还是不主动就很重要了。
image就像暗恋一样,两人对视,被暗恋者是因为老被盯着而在转头时无意造成的目光接触,而暗恋者,你还不知道吗,那是天天盯着人看,突然走运才求得的一眼啊。这其中包含的感情是完全不同的啊。那有句俗话“见者无心”,所以这个“见”字,表达的就是,小陶同志不是积极主动地看人南山的,那是无意撞见的,”悠然“的心情不是因为南山,而是本来就悠然,碰巧看到南山罢了。
所以人小陶同志这境界多高啊,人“悠然”已经是本有了,“不以外界力量为转移啦”。这才是“淡薄洒脱”,不是你来南山看了看景色,心旷神怡,思考人生的短暂的“贤者时刻”叫洒脱。
只要还要借助外力才能激发的感情或者品质,那他就不是单纯的,至少不是完全属于你的。
image更牛的开挂在《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单是这一句就秒杀好多“伪隐士”。人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在唐朝的时候,有很多文人想要成名成家,就跑到终南山上去,做一些惊世骇俗之事。假借隐士、淡薄之名,希望有达官贵人来寻自己。传说那时候的终南山简直人满为患,住都住不下,感觉马上就要成另一个长安了。(咱们的李白哥哥年轻的时候也干过这事哟,只是不长。)
这种假隐士在历朝历代都不少,有些是想出名当下,而还有些退仕不得意的老头,是想留名史册。大家可以翻翻看看,保证刷新你对“隐士”的认识。
image说回我们小陶,人家跟这些人那是完全不同的。人是住在集市里,相当于步行街。咱们就把他想象成王府井苹果手机店旁边,每次上新,外面从凌晨开始排队,人声鼎沸,但在小陶同志眼里、耳里,那都是空无一人,无比清净的。这是真厉害了。
守仁不是说过吗,物由心生。小玊在以前也和大家讨论过海哥关于存在的问题。内心清净,世界就是清净的。
image咱们俗人来解读一下这个境界。首先肯定是“寡欲”。“欲”和“禁欲”是不同的,一个主动一个被迫,一个是思想问题,一个是折磨肉体。在你没想明白,没“阅尽千帆”之前,强制的“禁欲”就是纯属吃多了没事做。“寡欲”是需要强有力的阅历、知识、丰富的内心世界做支撑的。每天不解其意或是盲目的折磨肉体,除了为自己的平庸找自我安慰外,也许就是抖M吧。
这就是为什么,修佛的人多,成佛的人少;熬夜的人多,考上北大的少;罢官种田的人多,但陶哥只有一个的原因。
image其次是“淡薄”。“淡薄”就是在“寡欲”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品格。“寡欲”才会“淡薄”,想要的太多,自然就要斤斤计较了。就比如说小玊,很喜欢吃炸鸡腿,要是谁妄图虎口夺食,那小玊就要骂人了,那就不能“淡薄”了,简直是”俗世恶人“了。一样的道理,有世俗欲望就要参与世俗斗争,那还“淡薄”个P,这样还说假装自己“淡薄”,那就不仅是不“淡薄”了,还失了“真”。
最后是“洒脱”。这就更高级了。啥叫洒脱,通俗点就是凡事不往心里去。比如小陶,他“寡欲”了,有钱没钱无所谓,豪车名表小摩托都不想要了,人骑着这些东西从他门前走过,他也无感了,那是“淡薄”了。有邻居来得瑟,说:“小陶,你咋啥没有啊,穷光蛋啊。”小陶也不跟他计较,这不是忍了,这是因为人不在乎,人“洒脱”了。
image那同一件事换成小玊,豪车名表小摩托,那能不要吗?看人骑着小摩托从我家门口走过我就开始羡慕嫉妒恨,要是有邻居来找我得瑟还骂我,我不仅要骂回去,可能每天晚上还要记得这事,一遍一遍想,最后天天失眠,看见邻居一次就气一次。这就是因为无法真正“寡欲”而无法“淡薄”最后很不“洒脱”的典型例子。
人生在世,既有吃饭穿衣的诉求那是很正常的。孟老爷子不就说:“饮食男女,人之大伦。”
咱们这些平常的俗人,享受享受花花世界也没什么不好的。像小陶同志这样,“自然寡欲”、“淡薄”,最后做到“洒脱”的人不多,古今中外也没几个。历史上大多数隐士不过是换一种方式求名而已,就像许多修行之人为了成佛成仙而修行,不过是换了一种实现欲望的方式罢了。所以,不求拥有“隐逸之境”,碌碌而活,尽量“保真”就好。
image文字来源:王小玊
图片来源:网络
本期责编:王大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