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如果你觉得它美,那么它一定暗合了某种美的规律。家庭教育也一样,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健康幸福地长大成人, 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呵护一定暗合了自然发展的规律……”
美好的文字常常不经意间藏着很多惊喜,这是我翻开《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的第一页,读到的文字。这本书从母婴关系入手,主要谈的是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
上周参加一个樊登读书的线下活动,结束以后跟几位书友讨论亲子教育的话题。一位书友讲了她和儿子的一段经历,她给儿子报了一个培训班每周二晚上7点上课,刚好一个周二的晚上,一家人在外面吃饭,准备吃完送儿子去上课,结果餐厅生意太好上菜很慢,儿子最喜欢吃的酸菜鱼快到7点才端上桌。这个时候妈妈开始纠结了,如果让孩子吃完再去上课,一定会迟到;如果为了培训不迟到,孩子就吃不到他最喜欢的酸菜鱼了,作为妈妈于心不忍。到底该怎么办呢?
话题一抛出来,各个家长都开始发表意见了,主流意见有三种:第一种是支持吃完再去,但需要提前跟老师打好招呼;第二种建议是先去上课,上课是约定好的规则,不能轻易更改,可以把酸菜鱼打包,上完课再吃;第三种建议是让孩子选择,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
我毫不犹豫地支持其三种选择,吃鱼还是上课,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让他自己做决定。当时就有人担心孩子如果选择先吃鱼导致上课迟到,要是养成了迟到的坏习惯怎么办?相信有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担心,但是他们却忘了问问自己,如果我们自己上课迟到,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
爱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爱孩子,也是爱自己内在“受伤的小孩”。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修行。
听樊登老师讲过好多本亲子教育的书,也看不不少心理学著作,如果您已为人父母,这本书是我强烈推荐的;如果您将来准备要小宝宝,现在读正是时候,因为这本书可以帮助您在亲子教育中少犯错误;如果您不准备要小宝宝,也不妨一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由一个小宝宝长大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一本好书,应该值得每个人去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