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获得智慧

如何获得智慧

作者: 艾欣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8-25 19:41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十六章

                      春秋时期 · 老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什么是智慧?智慧是什么?

能看到本质。

那么吸烟有害健康,还是继续抽烟。

晚睡对身体不好,电视剧很好看,游戏很好玩。

明明知道这个男人对自己有毒,算了,死也要死在一起。死在牡丹花下死了也风流。

例如:明明知道晚上看电视剧对自己不好,还是忍不住,这是因为自己没有智慧吗?

是没有自律。

这就意味着在连续剧和睡觉之间,你需要做一个选择。那么靠什么去做选择?

抛开这些我们看那些成功人士,他们有哪些过人之处?

马云是杭州师范大学,为什么他会成功?我们每个人为什么会命运不一样?

比如睡觉,我们明明知道这个本质,却还要去看连续剧。明明知道面对事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却知难而退?知道商业的本质是要去面对,去挑战,团结,但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习惯性的退缩,这时候智慧怎么不见了?

被欲望盖住了。

对对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很聪明,很容易看到本质,只要你看几本书,这个商业规律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做,我们为什么不能知行合一?现在不说这个本质,现在说知行合一,我知道这个本质以后,我可以去行动。

2、阻碍我们智慧的第一大关就是我执。

我执就代表欲望,我执着于感官的舒服,我逃避感官的痛苦。比如,该你见客户的时候不敢去见,因为我要执着于自己的舒服区,自我偏见,自欺欺人。这是佛教里讲的智慧。

如何获得智慧?

如何放下我的执着,欲望,期待,感官的舒服,期待。智慧可以知行合一,遵循事物的本质规律去做。很多人说智慧是事物的本质,还差一点点。

这一章就讲如何获取智慧?怎么获取智慧和智慧是什么?这是两码事情。

获取智慧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放下执着,最后智慧呈现出来就是知行合一,能够顺应本质和规律去做事情。道教里面讲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要面对自己的执着,内在的那些点。

生活其实很简单,没有那么复杂,很多事情只要顺应规律去做。比如人睡觉,到了那个点自然而然的就想睡觉。为什么睡不着觉?连续剧太好看了,这时候人的欲望起来了,于是就放不下。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自然规律,但是由于我执,很多人舍不得死亡,舍不得看到亲人死亡。与其这么痛苦,不如在生前好好珍惜这些缘分。

现代人有手机,会知道很多东西,但是做不到。是因为执着太多,没有办法做到知行合一。真正修道的人不会夸赞自己,一般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相反那些夸夸其谈的人,我们要去检验他,看他有没有做到。这是智慧的概念。

致虚极,守静笃

虚:空。空并代表什么都没有,而是代表放下执着,放下执着后可以更好地活在当下。

而这个执着是很难辨别,如何辨别?

宠辱若惊。目前很多人被生活所裹挟了,停不下来,比如很多人去挣钱,掌握一个地位,会在一个执着状态,比如我想要做得更好,我害怕失去工作,我害怕失去对方,所以我要在对方面前表现更好。这时候就被生活所裹挟了。

裹挟意味着宠辱若惊,对方夸奖自己时会很开心,对方不理自己时,会感觉很恐惧。如果处于这个状态就是很执着。生活中也是,如果我有钱,我会感觉很开心,如果我没有钱,我会感觉很恐惧。那么这时候就说明我们进入了我执状态,被生活裹挟了。

如果被生活裹挟了,那么我们就失去了自由。我们一直倡导我们需要自由,却失去了自我。我们成为了钱的奴隶,身份的奴隶,孩子。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如何发现失去自我?如何知道我们失去了自我?

比如,我们说的话不是我们想说的,这跟执着有没有关系?

这跟执着是两个概念,它跟执着没有任何关系。比如教育孩子,你必须放下大人的身份,好好引导他,不能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比如有的人说我就是要告诉他实话,但是有些专家就会告诉他,你不能这样说。

这是两种概念,执着会令你想当包青天那种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但是这个正直也是失去自我的一种表现,有些话你必须顺应规律去说。有的时候你的性格就是这样子了,你再不说,这也是错的。

你只有达到虚的状态,你的智慧就出来了。你只有放下执着,你就可以知行合一了,你看人看事会看得比较准,做事就很容易成功。

守静笃:让自己保持安静的状态。每天静坐。内心安静,每天活在当下。

虚和静可以带来智慧的源泉。虚可以带来静,静可以带来虚。让我们要从生活中走出来,观察一下自己的生活,需不需要调整,需不需要改正。你会发现有些东西不是我们想要的,有些是需要我们努力争取的。

比如,我出来以后发现我被自己的工作裹挟了,这时候我就要思考,我如何被工作裹挟?我要去面对它,去解决它,然后给自己做一个规划,然后从这个裹挟状态中出来。

比如我被某个人裹挟了,我非常在意这个人对我的看法,我就慢慢地去改变,然后能够生活在一种平等地安静的状态里面。

静就是每隔一段时间让自己放空,去看看自己的生活,哪些执着没有放下,让自己活得幸福一点儿,自由一点儿。

有了虚和静以后,智慧如何产生?

万物并作:我们要去观察万物变化的规律,我现在安静下来了,这时候才去观察万物并作的规律。智慧不是一下子就来了,这时候仍然要去观察。

吾以观其复:

复:雷,有能量下去,蛋白质就形成了。

观察万物的变化要去观察它的源头,要去看到最根本的东西。比如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事物,我们不能让这些事情白白发生,要在这些事情当中找到智慧,要找到这些事情发生的源头,你才有智慧。如果没有去找到源头,这些事情发生就发生了,对你一点儿也没有用。有的人做生意成功失败,有的非常富有,但是突然就没有了。有些人身体很好,突然很糟糕,有些人身体一直不好。这些东西一定要去找到源头,要找到源头才有智慧,如果没有找到源头,那也仅仅是发生了而已。所以我们要去观察,要去观察这个源头。

我们为什么要去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世上各种万事万物它们的源头叫做根。相当于草,它是有根的,人也是有根的。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祖宗都是非常有根的,要拜祖,要认祖归宗,让他们团聚。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那么如何归根呢?根与静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万事万物都有根,为什么我们都要静下来?

我们任何一个事情,比如恋爱,孩子学习。

孩子学习中哪个能力可以决定他的学习成绩?

积极主动性,独立思考的能力。

那么反过来思考一下,积极主动性学习他的成绩就会很好吗?假如他的老师不好,同学不好?

那么刚刚随便举的这个例子能给你们什么样的想法?

其实我们想要一个东西,它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缘促成的,并不是你觉得他的记忆好他的学习成绩就好,他学习积极主动,他的学习成绩就好,它是由很多因缘促使这个东西。

比如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很多因缘造成的,这时候你该如何去诊断?

第一、诊断。

    观察她哪里有问题。比如可以去观察氛围,老师,积极主动性。

再反过来论证一下,学校的老师改变不了,氛围也改变不了,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办?

要改变孩子。

那么如何改变孩子?

首先你需要冷静,你会知道有些事情是万事万物因缘和合而成,这时候要去观察,哪里会有问题。

第二、改变他需要时机。说教会走反方向,他会叛逆,掌握时机引导她也需要静。静静地去等待这个时机,找到一个最佳的契机去引导他,影响他。

第三、改变需要侧重点。比如你想让他学习成绩好,有些东西是重要的,你要有主次之分。

所有这些东西都需要你静下来,静下来才可以去完成。如果妈妈不静,很着急焦虑期待,那么他会觉得孩子记忆力不行,不积极主动,这时候往往会主观判断,就像江湖郎中,随便下诊断,你就是这个病,我给你开这个药。结果事实上可能不是妈妈想象的那个样子,孩子学习不积极,可能是跟同学在学校吵架了,或者老师在学校嘲笑了他一下,所以你认为现在要使劲改变孩子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根源没有解决,解决不了这种积极主动性。

静下来要复命。

命:运行轨道。

静以后要看到事物的运行轨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怎么样,如果我去干预他会怎么样?静下来就可以看到那个轨道。我们静下来也可以看到自己的轨道,这就是命数。如果不改变,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外界有很多声音,如果我们不改变,就会收到外界的声音的影响,如果我们改变了,很简单,直接拿耳塞把耳朵捂住就行。不改变的话,这种事情对我们的伤害会很大,一改变的话会觉得这个命还是挺可以的。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常:恒。我们知道这个运行轨道后就可以知道一些恒定的东西。

比如炒股,巴菲特越炒越多,再看看我们自己的命,为什么不行?我们就会看到每个人的命不一样,然后告诉自己,我究竟想要一种什么样的命?想要稳定的命还是很无常的命?

想要命越来越好,要找到背后的复命,根源。

我们要找到命的根源,就是恒。要从这些命当中挑选出来,通过命当中去挑选,然后变成自己的,自己照着做。

学哲学的不如学历史的!学历史的可以发现这个规律,发现这个常。所以我们想要成功,研究成功人士,找到背后的规律。

比如:范蠡、芒格、拿破仑、诸葛亮

知常曰明

明:明心见性。我们知道这个规律后做不到,仍然需要虚静,让自己知行合一。

其实很多人走错路了,很多人去研究这些名人,如果没有虚和静,他的欲望是放不下的,一看到别人有钱,一看到帅哥美女,心里就按捺不住,这些规律早就忘光了。

常:我想要的事业,我想要的婚姻

不知常,妄作凶。

如果不知道常,也会被这些东西害了,顾到前面,顾不到后面。比如顾到金钱很难顾到自己的身体,就会妄作凶。福祸相依。如果知道这个恒,会轻松愉快。

一阴一阳谓之道。

相关文章

  • 如何获得智慧

    几乎人人都想获得智慧,但究竟什么是智慧,似乎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在《经验的疆界》这本书里,管理大师詹姆斯·马奇(...

  • 如何获得智慧

    用清净心写作,文字就是智慧,可以直指人心,启迪读者心灵。 写作者应该在人格修养和心态上下功夫,而不要只是增加知识和...

  • 如何获得智慧

    道德经·第十六章 春秋时期 · 老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

  • 如何获得智慧

    成为智慧者首先需要成为利他主义者和极简主义者。 一、成为利他主义者是获得智慧的基础 超越正直的人是善良的人,超越善...

  • 如何获得智慧?

    个人认为,想要获得智慧,首先需要成为利他主义者和极简主义者。 一、成为利他主义者是获得智慧的基础。 超越正直的人是...

  • 如何获得普世智慧?

    什么是普世智慧? 要论金庸武侠中的第一秘籍,非《九阴真经》莫属。神奇的是,它的作者是一个文官,黄裳。里面既载有破解...

  • 如何获得大智慧

    ①人的成熟成长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经历。经历而且思考,思想才能成熟。有些人爱思考,思想随阅历越来越强大。有些人不...

  • 如何获得大智慧

    得大智慧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人们自私自利,处处考虑自己,就不会有大智慧。 清净心得智慧。欲望太多,头脑太复杂,什么...

  • 2017-09-06

    3.获得智慧是一种道德责任,它不仅仅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如何获得智慧?——读书,写作。 读书,是输入;写作...

  • 《幸福是一种能力》:你知道幸福是什么吗?

    周国平老师分了七章,来描写幸福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幸福与智慧的关系,如何才能获得长久的幸福,幸福与爱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获得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ek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