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这句话出自《了凡四训》。大概意思意思为:一个人能够做到极诚实,毫无半点虚假,这个人的心就可以与天心相合了。因此,一个人用诚心去为人处事,就会趋吉避凶。所以观察一个人,要看他的行为,如果是善行,那就可以预知他的福报快要来了;相反的,如果他的行为是不善的,那也可以预知他的灾难快要来了。人若要获福远祸,首先要自我改过。
自我改过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34503/77956b769a1d2608.jpg)
在《了凡四训》中写了作者本人的一次对话,云谷禅师给了凡传递一种新的思想,这种新的思想用八个字概括:命自我立,福自我求,禅师想帮助了凡突破孔道人为他编织的思想牢笼,重新描绘自己生命的轨迹。云谷禅师问道:“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你自己反思,好好琢磨一下,你该中科第吗?你该生儿子吗?)
了凡思索了良久(追省良久)。
回答道:不应。原因如下:
第一、凡是考得功名的人都有福相,我的福薄;第二、我平时没有行善积德,积累我自己的福报;第三、我情绪急躁,脾气不好,不能包容别人的不足;第四、我还常常以自己的才干和智慧压盖别人,说话口无遮拦,心直口快。凡此种种都是一个人福相薄的表现,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够考取功名呢。(不应也。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34503/76f602b71229f38e.jpg)
我们看到了凡在禅师面前如此说出自己的种种不足,既涉及到自己做人的不足,也道出了自己做事的不足,说的如此诚实坦然,说的如此从容谈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有缺点不要紧,要紧的是你有没有坦然面对自己缺点的勇气,有时候面对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
接下来又说到自己不该生儿子时,我们看到的了凡不仅是在反思自己,而且是深刻解刨自己了。
他说道:我也不该生儿子。第一、我喜欢干净,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有点过分了,导致我有了洁癖,我想这是我不生育的第一个原因;第二、和风细雨,方能孕育万物,我经常发怒,这怎么能生育呢?身上没有一点儿和气;第三、我只知道爱惜自己的名节,不肯牺牲自己,去成全别人,积些功德,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三种缘故。第四、说话太多容易伤气,我又多话,伤了气,因此身体很不好,哪里会有儿子呢?第五、我爱喝酒,酒又容易消散精神,一个人精力不足,怎么会生育呢?第六、一个人白天不该睡觉,晚上又不该不睡觉,我经常彻夜长坐,不肯睡,不晓得保养元气精神,这大概也是不生育的原因吧。(余好洁,宜无子者一;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 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 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
了凡就像是解刨小麻雀一样,把自己来一个全身透析,一个人把自己的缺点甚至是一些不为人知的毛病毫不避讳地列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有些人几乎大部分人或多或少存在缺点或者癖好,有的人喜欢隐蔽,不愿他人知道;有的人羞于说;也有的人耻于提。但是了凡能够面对如此真实的自己,我们不得不佩服他。还有最后一句:还有很多坏毛病,我不能一一列举了(其馀过恶尚多,不能悉数。)这一句更加难能可贵。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34503/34295341c37c2e27.jpg)
自我改过,必须要面对真实的自己,了解了真实的自己,才能有针对性,知道自己优在哪儿?也知道自己的过错在哪儿?这才能谈得上改正。了凡正是面对了真实的自己,行善积德,一天天改过,一日日修德,按照云谷禅师传递给他的思想践行改过积善,最终实现了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使生命的轨迹发生了转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