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训育标准”的第一条是“激健康强放之学魄”,强调教育应该以“身心为先”。第二到第大条是鸡人的品行要求,十条里占了五条,50%的比例是道德要里,步及方 “诚”“公”“义”“群”“礼”等基本德目,强调人的发展必须以 “品行为本”。第七、第八两条讲的是能力,一是维能力是实践能力,也就是今天所讲的学会思考、学会动手,以“能力为重”。第九条讲养成两种习惯,节俭的习惯,耐苦的习惯,这也是我们大家认同的“习惯为基”。最后一条说人应以怎样生命状态来成长,强调生命幸福。不用审美的方式便不能培养出具有审美情趣的人,一个发展过程不愉悦的孩子。结果必然是不幸福的。因此,活泼愉悦的态度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有一次我给学生讲“十大训育标准”,也说了难以记住的事,孩子们说,我们搞一个学生版本:身体棒棒的,品德好好的能力强强的,脸色阳光的。似乎少了“习惯”一条,但也算是得其大端了,真能做到这一点,那怕这样的儿歌能成为孩子的追求,我们的教育坚守也就真正走人学生心灵了。按照“十大训育标准”的内在逻辑顺序来概括,匡村中学教育目标应该坚持“身心为先、品行为本。能力为重、习惯为基、愉悦发展”,目标所向的教育旨在成全“体魄强健、品行高尚、智慧创造、持俭耐苦、阳光乐观”的新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