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Erich Fromm(1956)对爱的定义是:爱是给予和分享。
他认为,真正的爱,应该是主动给予的行为——它并不是指物质上的付出,而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生命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给对方,比如一个人的快乐、兴趣、同理心、知识、幽默和忧愁。
爱,需要同时具备以下四个因素:
一是关爱,关爱意味着主动地关心(concern)我们所爱的对象的生活和成长,如果我们对另一个人的生活毫不在意,那代表我对ta根本不存在爱。如果我们关爱一个人,我们会主动地去过问对方的生活。
二是责任感,如果对一个人有责任感,意味着就会像对自己负责一样,对自己爱的对象负责。这种负责可能是对双方的物质生活负责,也可能是关照对方心理层面的需求。
责任感也是关爱的前提。如果你感到对伴侣的快乐负有责任,你自然会主动地去关心ta最近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办法让ta更开心。
三是尊重,负责不代表我们要完全承担另一个人的责任,把对方当婴儿一样对待。相反,我们要尊重所爱的对象,把对方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ta的独特性。
在沟通中,让对方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行事和成长,比如“在我看来,你值得更好的工作,但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想法哦。”
如果缺乏尊重,爱就会变成一种打着爱的名义的控制甚至勒索。
四是了解。了解爱的对象,要求我们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而不能只是出于自己的偏见,自以为是地揣摩伴侣。
了解是循序渐进的,在过程中,我们可能越来越清楚对方真正的本质和需求。比如当对方发火时,如果很了解ta,就会这样思考“今天ta看起来很愤怒,ta的愤怒应该源于原生家庭,和父母之间关系的问题…ta的不安,需要我提供更多的安全感…”
当两人处于一段真正的爱的关系,通过彼此的给予和分享,可以丰富双方的生命,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很好地建立爱的关系。
当我们真正开始研究关于爱的奥秘,也就开始更好的体验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