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觉对孩子已经足够上心,假如有人说我整天逍遥我倒是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说我对孩子不够关怀我可真觉得眼神有问题。
今天晚上带儿子从图书馆回来,已将近八点,坐电梯遇见一熟人,说是熟人,其实只是他家孩子和我家孩子常在一起把玩。她问我从哪里回来,我说书店,她居然一本正经地说:“哇,其实你对孩子也挺上心的!”
我毫不谦虚地说:“那是,现在上学时间少了,小的时候基本上就没在家呆过。”
但是,现在回想起这句话还是觉得挺搞笑。难道是我给别人不够关怀孩子的错觉嘛?还是因为孩子大了我关注自己的事情更多了?还是因为每次孩子都是一个人去找他家孩子玩,我居然都是很放心?
我也不知道,但我想应该是我们对孩子的期待不同吧。我想说的是,为人父母,要说对孩子不上心那是极少数的,哪个父母不是为了孩子,可能每个人表达的方式都不一样吧。
就比如说,对于玩。我鼓励孩子独立大胆地去选择好朋友,跟好朋友玩的时候只要不是危险的我一般都不会干涉只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但是那位家长告诉我:“你这么放心孩子一个人跟别人玩?如果别人说了什么难听的话孩子的心灵是会受很大打击的。”
乍一听我觉得很有道理,有段时间,我还因为这句话跟在儿子屁股后面可紧了,生怕有人会说难听的话打击孩子,后来真听到了,无非就是孩子之间的言语,听到了又能怎么样呢?还不是假装没听到,自己孩子又不是傻子,他们比我们可精明着呢,别人说打击他的话,大人不好阻止,孩子自己也会反驳的。
后来我就不再跟着孩子后面这么紧了,孩子之间的游戏除非是一些危险的,否则不要参与其中,对于这方面的保护我倒是很少的,所以我的孩子对于自我保护方面倒是完全不用我们家长担心。
再比如绘画。我是随意孩子发挥的,兴趣来了想画什么都可以,毕竟只是幼儿园的孩子,不用讲究画风整洁、充实啊之类的,哪怕只是画几个线条,我也会夸奖他画得苍劲有力,但是那位家长却要自己画一副完整的要孩子模仿,仿佛这样画出来的才叫做绘画。
还比如,我出门一般都喜欢捯饬一下,虽然不是那么精细,但总归不会穿着睡衣出门的,我觉得这些生活中的细节真的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功效。因为有一天我穿着睡衣想要去车里拿东西,电梯直接可以到车库,我没想着换衣服,儿子惊奇地问:“妈妈,你穿着睡衣出门合适嘛?”
可能孩子家长每次看到我都是只顾着自己的装扮吧,觉得我应该是对孩子上心甚少的,所以难能看到我陪着孩子去书店觉得很惊奇。
现在想想,没什么好生气的,做妈妈的,无论怎样,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想法不同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