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酷暑难耐,无处可去,和孩子一同躲进图书馆的清凉怀抱,享受久违的共读时光,已经记不起上次一起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原本是帮孩子检索《傲慢与偏见》的,却意外邂逅了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一本充满智慧与启示的著作,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又或许是困惑中的指引,与它相遇,便随手捧读起来。
我原想写下圣徒们在我们这个福音时代的求索追寻,万想不到,却写成了一篇寓言。
有人说“让它们存在”,有人说“让它们死去”,有人说“把它们印成书”,有人说“别这样做”……
既然意见相左,要证实谁的说法堪称高见,最好以行动来做一次实验。
![](https://img.haomeiwen.com/i8412452/5fd993313fd0b1ca.jpeg)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像约翰·班扬在文字中所描述的那样。
在生活里,我们面临某些抉择时,总是渴望得到他人客观的见解和反馈,往往内心的那部分声音是最响亮的,最后大部分都会追随自己的本心。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总希望被认可,被接纳,或者自己的认识有限,希望借他人的视角来做出客观的判断,希望自己的决定正确。
这并不是对他人意见的忽视,而是通过对比思考,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也算是一种自我的成长!
就如,世界上本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就算一母同胞,最后也会性格各异。
写到这里我要感谢自己,虽然读书不多,但没有放弃学习,虽然学艺不精,仍然攀爬在学习的路上。
阅读他人的文字,书写自己的故事,很感谢在文字中能够找到同频的人,是走到现在不至于“孤独”的原因,因为那些文字抚慰着我“枯竭”的心灵,同时也伴随着我每一段人生的成长。
会让我感觉到,这世上确实不止我一人有这样的感受。
因为在过去,我会觉得只有我一人有这样那样的感受,我觉得那是种“罪过”,这种罪过不想让人发现,所以不断埋藏和压抑自己的内心,不敢向他人袒露,觉得那是种无耻和被伤害。
而如今,走好自己的路,关照好自己的心情,其他的都是其次。
毕竟人生只有一回,来这一趟也不容易,下回再来就不知道是什么了,或是鸟是兽……谁能说得清楚呢?
谢谢,一路走来的自己!谢谢,一路走来读过的文字!谢谢,文字背后那些呕心沥血的每一个鲜活的个人!谢谢,一路的陪伴,让我觉得我不是孤独的个体,我也不再仅仅只是我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8412452/2ba67840bace3e3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