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狼2火了。11天28亿的票房,场场爆满的影院,无论从它的商业价值还是口碑市场来讲,硬汉吴京以及他的制作团队都算摘得魁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凯旋而归。
对于这部电影,社会舆论、专家影迷褒贬不一。各种铺天盖地的海量幕后信息也随后被挖掘出来,将光环背后的所有辛酸与不堪尽数呈现在观众的视线下,至此,人们看到的再不仅仅是一个导演界的黑马时隔七年破空而出,更看到了良心国产影视作品的希望,可以说,吴京凭借着战狼2,给萎靡不振的国产电影打了一剂强心针。
每当大获成功的作品轰然砸在观众眼前的时候,人们在是什么的问题之后,紧接着就会抛出更多的疑问。为什么?为什么《战狼2》能这么火?吴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诚然,战狼2的成功离不开演员的兢兢业业,离不开堪比美国大片的视觉效果,也离不开在爱国主义的洪流中慷慨轩昂的感情基调。但还是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价值等待着人们发觉。
一.时势造英雄
其实,这么多年来,吴京的个人英雄主义从来没有消失过,对于称霸银屏硬汉形象的渴求在《战狼2》里更是毫无隐瞒地展现出来。吴京也曾希望,自己能够凭借着这种感动天地的个人英雄主义,杀到影视作品的巅峰。
作为最有可能继承成龙,成为新一代中国动作影视作品领头人选之一的吴京,为了这个目标,他也一直在努力。从《狼牙》打到《西风烈》,吴京都是这样一路咬牙含血拼上来的。他不够努力吗?他够努力了,但他成功了吗?似乎并没有,或者说并没有获得应得成功,就算参演了当年火爆一时的《杀破狼》,也是给别人做的嫁衣。
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脆弱的。在大雨滂沱的银幕里,或许你可以凭借着一剂英雄主义的鸡血,撂倒上百号打手,力挽狂澜改写结局。但在银屏外,却无法带动萎靡的票房、击穿模糊不清的未来。
这也是历史上很多英雄命短的原因,除非英雄认清了时势。
古语就有“取势”一说,意为握透了势态的发展走向,顺势而为。这一次,吴京很聪明,选取了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趋势——民族情怀。终于,时隔七年,昔日英雄提刀上马,肩头披裹着恢恢大势,吞吐河山冲锋而来。
一部影视作品,不要说让大多数人满意,就算是让大多数人“不喷”或者“轻喷”都是很难的,很明显,《战狼2》做到了。当赌上性命背水一战的末路英雄遇到了慷慨激昂的民族情怀,在中国市场中产生的化学反应将是不可预测的。
二.需求把握
不得不说,虽然真实身份是一个演员(导演),但是吴京其实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吴京对于市场的需求把握真的的很准。我在电影热播的这段时间做过一个小调查,内容就是
你觉得《战狼2》里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答案真的出乎意料的丰富。
- 冷锋说出“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的时候。
- 男主最后将国旗套上手臂高举过头顶的时候。
- 片尾的中国护照。
- 冷锋每次承诺的时候。
……
其实,每一个答案都折射出了回答者的价值取向,或者是隐藏在内心深处可能连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心愿需求。譬如,当兵格斗为国效力是大多数男人的梦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无法实现;又譬如,有责任敢担当是大多数女人的择偶标准,但是现实中这种“一口唾沫一口钉”的男人并不多。
很多时候,这种强烈的需求并不是不在了,而是我们把它们隐藏了起来,藏在内心深处,只露出一个小得无法察觉的一个导火点,一旦被点燃,就会轰然引爆引起共鸣。除了影片本身之外,吴京本身的经历也是一段燃点,努力和拼搏更是符合当代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在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和赞赏以后,无疑再一次地推动了票房的飙升。
任何一款优秀的产品,都是以满足用户需求为首要目标的。你是冲着视觉冲击力来的?战狼2满足你。你是冲着民族主义保家卫国的满腔热血来的?战狼2满足你。你是冲着痴情兵哥哥,硬汉救世主来的?战狼2也满足你。
三.努力
如果说“势”是大的宏观趋势,市场需求是要达成的小目标,那么最后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自身的驱动力。
对于吴京的努力已无需多言,只是他的经历使我想起一段话:
以很多人的努力程度,还远远达不到拼天赋的地步。
更何况,就算如吴京这般用性命拼前途的硬汉,在当年没有把握大势,没有抓紧需求的情况下,所做的努力也是收效甚微。
总结:
战狼2的爆红,看似一夜之间,实则却离不开几十年日复一日的沉淀积累。看似是影视界的硕果,其实它很多的耕耘模式,依旧可以在当今职场、商界等领域得到证实。
取大势,找需求,往前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