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21岁了,看着满街跑的小孩,真是免不了有一点点羡慕呢。
现在又站在一个选择的关键点上,特别是这个生日是在不知道将会去哪的情况下过的,也有些不知所措,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要说状态的话,虽然不是高峰,但依然在成长吧。感觉最近挺自恋的,总觉得自己有些经历比别人更刻骨铭心,且会以一种沧桑的眼光去观察,虽然很有意思,但不免会出现一些误差吧。有时很自恋,有时又恍悟过来觉得悲哀,毕竟到现在也没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成就,又不可避免地会想很多。若说超越自己倒的确是有,向来学得慢,向来小透明,如今至少算是有点自知之明了,面对这种局面也不痛不痒。而另一方面,也在试着突破自己,确实,真正新奇的体验往往诞生于对自己的偏离中,一味关注自己是无益的,也尝试着去感受别人故事中的悲欣,体会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真的是一种享受。那么话说回来,人,除了圣徒,真的可能不关注自己吗(甚至真的有人纯粹为了他人、特别是陌生人而服务吗)?奉献爱的同时真的不会有任何被爱的欲求吗,即便是奉献与助人,最终不也有一定的成分是希望救赎自己的灵魂?满足自己的需求终会陷入一种空洞与虚无,偏离自身无非是一种自救。那么我们可以渴望的限度应该只是两全其美,当然也不否认,无私之爱诞生在崇高的时刻,那时我们都热泪盈眶并由衷叹服。
这年来总欺骗自己做完某个任务就可以解放(去玩),但总是有做不完的任务而不敢罢手,就像初中体育课的4、3、2、1长跑,原以为是一个冲刺,结果是一个需要不断冲刺的特色马拉松。当然,抱怨累没有任何作用,需要找到一种平衡的方法。我觉得一方面需要打破禁忌,在找不到人陪伴时也要敢自己去探索,才能最大限度地打开局面。另一方面,还是希望能够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作为一个在人际关系方面内向、有点自卑但又很傲的人,在这方面还挺困难的,不过从大一想通了开始,也会大着胆子去找一些欣赏或者喜欢的人玩,但愿再接再厉嘟嘟嘟,让我能够体会更多不同却也很精彩的生活选择。至于爱情嘛,大约的确想体验一下,却从未找到头绪,但愿闲下来以后能够从零到一。依然感觉有很多未打开的领域,另一些领域则只是刚刚入门,就拿写作来说,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目标面前它依然还是微不足道的,书刚刚读到有感觉、诗刚刚写到看得下去,还有古琴、调酒……哎,许多未竟之志,幸而人生也还有大半。其实无所谓放下与否,放下不过是另一种拿起,那么只有想方设法把想做的事完成(专注很重要,我也只有很专注才能把事情做好),然后投身下一件,才是最充实的。而事与事之间也许并无高下之分,只是执迷的程度不同,那不如相信自己的选择,已经选的路就绝不后悔。就像导师那事,别人理睬不理睬其实与我关系并不大,要是不理睬,以后就证明是他选错了。哎,现在大学的师生之间还存在情分吗?据我所看实在就是个照面而已。其中既无真诚,也说不上虚假,因为这二者都要建立在彼此了解且愿意了解的基础上,如果连对等的关系(指想要相互了解的意愿)都没有,谈这些就太虚妄了。对于这个,既然没有人愿意给我一个确切的答案,就只能随遇而安了。但仍旧抱着找到志同道合的领路人的期望。
说了那么多,最终还是应该回到大问题上,蝇营狗苟也好,羽化登仙也罢,最后都归于求个和解。或者说得土气一点,心态好是万能的,如果就连最差的结果也能接受,而且还敢从头再来,我相信没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当然,依旧盼着打开局面、开放体验,也仍然渴望能够更上一层楼,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与不断超越自己。我算不得一个精力很丰沛的人,最近更是很容易累,但仍觉得攀登是有益的,即便像爬峨眉山那段十分可笑的经历。最近写作也感觉比较停滞,不是在一个上升的阶段,但会保持一定的节奏坚持,愿某天能够“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从此春风春雨後,乱随流水到天涯。”即便不能顿悟,也自足于兢兢业业的工作。读书有益、交谈有益、远方有益。希望自己能够平静下来,真正地阅读,不断打开自己的视野和格局;也希望能坚持写作,并奢望受到赏识。既想尝试新的东西,也想在原有的领域中继续开拓。最后希望不要太在意时间,没有那么多事是分秒必争的,虽然学术考试被称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既然都要过,也不在乎早一秒、晚一秒,艰难的时候更要沉着。
这就是二十岁的感想吧,比较乏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