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4)《战争与和平》

读书笔记(4)《战争与和平》

作者: 梦若清莲_3d49 | 来源:发表于2023-03-21 17:43 被阅读0次

这几天我可说是掉进了书堆里,爬不出来,不想爬出来。竟然又迷上了《战争与和平》。虽然最开始对题目没啥感觉,担心会有许多枯燥的敷衍的战争解说,但越看越发现,这本书对人性的体察可以说出神入化。

小说人物多,涵盖面非常广,每类人物都要细致入微的性情刻画,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男人中有得到一笔巨大遗产的皮埃尔;正直一心博取荣誉的安德烈;有善于钻营的瓦西里;还有老博尔孔斯基公爵,也就是安德烈公爵的父亲,以及元帅啊沙皇亚历山大啊还有拿破仑等等。

  女人有正直纯洁的娜塔莎,有点古板的玛利亚公爵小姐,以及交际花海伦,怀孕的丽莎,两个安娜等等。

  众多人物中,作者着力描写了皮埃尔。他是一个私生子,没有得到父亲的太多关爱,一直过着一种空虚的,放荡的生活。这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人物,有着这样身份的男子应该是非常非常的多,但是他巧的是会乌鸦变凤凰,最后竟独得父亲的遗产。之前嘲笑他的瞧不起他的不待见他的人,转而就开始巴结他。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写尽了人性,写尽了人们趋炎附势对金钱的追求。同时,也通过皮埃尔这个角色,表现了金钱对一个人的作用,以及一个本质不坏的人,最终得到心灵救赎的方法。

一个人没有钱的时候被嫌弃,怕被招惹上坏运气,可一个人有钱了之后就被各种人物利用着,都想从他那捞金捞银。作者在人物的一出场就写出他对拿破仑的崇拜,写他不分场合的表现,对旧的沙皇制度不掩饰的态度说明这是一个没有城府的、没有社会经验的人,但是文中也写出了人物本质的善良,醇厚。从他的笑容和傻乎乎的表情,人们对他都是原谅的态度。都看出他并没有过多的主意,只是停留在人云亦云上。然后他一朝懵懂的得到大比财产,当初处心积虑用从他手上夺走财产的人,这时候反过来巴结他,想把自己的女儿塞给他。这里也写出了一个年轻人对一个美貌女子的不能拒绝,但是内心的不承认的矛盾。但是在对手的强大攻击下,又不得不乖乖就范。从那里我们可见这个事情的结局不会那样乐观,果然后来出现了决斗事件、他和妻子的分居。 作者最终给他安排了一个人生导师。这里对于这个团体,我们不去评论,但是可以说人物从中得到了一种人生的重要指导。知道如何善待别人,如何体察别人的苦痛,然后获得自己心灵的宁静,这无疑对他是合适的路。正因为皮埃尔这个角色他出身的特殊,他对普通人的所怀有的同情,所以当他放纵堕落的时候,才会心灵不安,对别人对他的侮辱、对他的压制才会有本能的反抗,但是由于他没有接受到的指导,没有得到他亲生父亲的精心教诲,所以一直处于彷徨之中,也就是说,他的人生基础是好的,人生本质是善的,这是他改变的基础。

文中的另一重要人物安德烈公爵,他有一位教导他非常严格的父亲,这个父亲希望他建功立业,告诉他,应该为正义战争呕心沥血,否则不是他的儿子。他沿着父亲的路到军队里面冲锋陷阵,不顾及生死,想得到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在一场形势险恶的战役中还勇敢的扛着军旗像敌方冲去,最后倒在血泡中,危在旦夕。他所选的这条路,他眼中所崇拜的人物并不是真的那样伟大。他的主帅明知道发布了错误的命令,明知道面临的是失败,却只能服从。他所崇拜的拿破仑皇帝在看到遍地尸骸的时候露出了一种微笑,是胜利者的微笑,这是他没有想到的。安德烈伯爵的本质是慈善的,对生命有着天生的尊重。当他看到拿破仑皇帝通过战争得到自己征服者的快乐的神情的时候,他对自己追求的目标产生了怀疑,这不是他心目中的英雄。最后放弃战争而进行自身改革的路。改变身边人的生活状况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他对他妻子丽莎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虚伪做作的厌弃,他对做人真诚的一种追求。在战斗中,当他发现炮兵是孤军作战,战场上没有保护的队伍,他们奉命撤退却被呵斥丟了辎重,被上级军官误解要受责罚的时候,他挺身而出,说出了正确的情况。他对这个出生入死的炮兵连长深表同情,看着他连申诉的话也说不出感到遗憾。看到这种英雄献身的行为内里有着多么虚弱的内核。

  结局悲惨的是丽莎的形象,他是安德烈公爵的妻子。年轻漂亮,在当时是众多人宠爱的中心。然而,他来自家庭教育的弱点是总爱炫耀自己,总希望成为人们的焦点,总靠耍乖靠外貌来博得人们的喜爱。这一点让她的丈夫嫌弃她,讨厌她矫揉造作,卖弄风情。她的公公也是靠实力说话的人,自然也讨厌她。她的自我表演只能骗过小姑子,只有小姑子同情爱怜她。作者对这个人物没有更多的怜悯,给她安排了一个难产而死的结局,但是对于造成这种性格的家庭显然有讽刺意味,几次写到她的翘起的嘴唇,写到她留给人们的可怜相:为什么这样对我?是啊,把自己当做太阳,可惜,你不会发光发热。

  文中另一个美丽人物海伦 ,作者给她取了和古希腊美女一样的名字,言外之意是都是那种靠美色来赢得生活地位,从而搅乱生活的人。作者没有给他们赋予过多的思想,只是让他们来享受生活,通过他们现有的条件从男人中得到自己的快乐,他们应该是正面人物娜塔莎的陪衬。往往不能自己主宰命运。

  娜塔莎出场的时候只有几岁,作者当时就倾注了喜爱的笔墨,把人物描写成一位敢爱敢恨的新的女性。她的思想、她的门第注定要与几位主人公的命运有纠葛,这是作者正确人生观的表现。他不喜欢海伦的那种堕落,也不喜欢丽莎的那种依赖,而是赞赏对自己命运的把握。她与安德烈的感情反应人物的价值取向,而被引诱也是人性的自然表露。最终与皮埃尔的结合可以说是最佳拍档。两个人都心地纯洁,得到应有的幸福,这也是作者的浪漫。

文中对战争也做了客观刻画,写出战士所面临的生命考验。没有模式化,完全写实。对于夜晚战场的不确定性,对于人们夜晚的困倦,都不惜笔墨,大肆摩写。还有大量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一种迷茫状态。

    俄国作家巴别尔说,人一生应该至少读八本书,而这八本书要经过几千本的阅读才能够选择出来,《战争与和平》就是这样的一本书。阅读这本书,会给我们展现当时社会的丰富多彩的情况,同时对人生也有很好的启迪。文中写到了一些小人物,比如多洛霍夫。当时他被贬在部队里做一个士兵。但是对于他的团长对他的刁难,他说的语言却非常显示个性。他说“将军,我一定执行命令,但我没有义务忍受侮辱。”有这样的见识的人,注定会有成绩的。而另一位军官却总是围绕在权势周围,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这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家庭,一个种族的悲剧。列宁称赞列夫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这面镜子的确照出了全貌,也照出了个体,可谓全方位,全角度来展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4)《战争与和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kp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