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游记之上的游记 ——评《究竟之旅》

游记之上的游记 ——评《究竟之旅》

作者: 小雨云舒 | 来源:发表于2019-06-08 20:43 被阅读0次
    《究竟之旅》封面

    亟需仪式感拯救白开水生活的青年们,总是热衷于以打卡的方式来为生活标注刻度。网红餐厅,网红景点,网红动作,人们趋之若鹜,回头却又不禁自嘲跟风发朋友圈得赞而已。至于收获和代价,更是屡遭批判的主题——人云亦云已经足见庸俗,浪费时间和精力更是不可饶恕。

    然而,有一种沉淀了历史情怀的“打卡”让人为之击节赞叹。

    渺小的人类个体,宏大的历史足迹,时空的边界逐渐消弭,繁复的滋味在心中荡漾不已——正如这本《究竟之旅》所呈现的那样。

    知命之年踏上一段跨越数个国家边塞城区的旅行听起来就很刺激,更何探险并非其主要目的,沿着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又返回的路线一路缅怀、体味,才是这本书得以诞生的根本动机。

    作者理查德·伯恩斯坦,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却对玄奘西行的那段历史情有独钟。最终,这份好奇、向往和热爱促使他踏上了这段特殊的旅程。

    本书的谋篇布局相当明了,因作者力求按照古籍记载沿着玄奘西行的路线前进,因而旅行线路即是本书的线索。

    特殊之处在于,每一章的标题后、正文前都有一幅简易路线示意图,概括本章的出发地、行进方向和目的地。文字的描述着实不够直观,地图正弥补了这一缺陷,让伯恩斯坦的漫漫长路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从内容上而言,本书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 玄奘的取经之旅;

    2 伯恩斯坦的重走之旅;

    3 关于佛法的思考。

    毫无疑问,玄奘是伯恩斯坦此行的“领路人”。尽管因为时代和环境的限制遭遇了诸多苦难,伯恩斯坦依然力求尽可能还原玄奘的脚印。

    他的这种愿望如此强烈,以至于宁肯冒险为之。在中国的部分,他担忧护照问题,海关问题;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地,他则担心宗教或武装冲突。有的时候曾经玄奘畅行无阻的地方对伯恩斯坦“此路不通”,他也只能怀着遗憾远远注视着,即便如此,他也不放弃任何一点可能性。

    每到一处玄奘曾经落脚之地,伯恩斯坦便会介绍一番玄奘在此地的际遇。同时,他也不禁对佛法进行思考。这些思考有时会结合他一路的所见所闻,让我们感觉到玄奘及其追寻的真理,并不是与他、与我们、与生活毫无关系。

    对于中国读者而言,由于伯恩斯坦的“取经”之旅所处的年代至今,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某种意义上,这本游记也记录了中国一部分的历史。其中既有我们熟悉的,也有更加具有年代感的部分。读到此类曾经的风貌,无疑也会引人唏嘘感慨。

    本书与一般游记不同之处,在于读者们不仅是在随同伯恩斯坦一同旅行,也在通过他的眼睛追溯玄奘的旅行,造成了一种“秦时明月汉时关”的特殊意境。

    这本书让我想起另一本书《文化苦旅》,自然,二者的重点和风格完全不同,相同之处大概在于在旅行之上都颇有文化的浸染,从而让旅行不再只是旅行。

    本书的书名《究竟之旅》四个字也是意味深长,“究竟”二字耐人寻味,一个词就点出了全书追求答案、追求体验、追求溯源的味道,格外让人欣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记之上的游记 ——评《究竟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kw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