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朋友,前几天接到一个保险业务员的电话,电话的内容如下:
“先生您好,本公司有一款超高性价比的保险产品,您只需要支付1万元,连续缴纳5年,我们将在您65岁时,一次性返还您5万元,并且之后你将每年领取2000元,如果您若不幸身故,我们将赔偿您。。。如果您若不幸患病,我们将赔偿您。。。如果您。。。。”
此刻我这位朋友很想挂掉电话,但转念一想:哎呀!这个保险保障这么多东西,而且65岁就把所有的保费返还了,怎么算都不会亏啊!那就买一份吧!
或许你会在心里冷冷一笑,尽管不知道哪里有问题,但直觉告诉你,他肯定被套路了!
没错,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对保险的印象,总觉得保险有很多坑,稍有不慎就会被套路,所以我们敬而远之,尽管我们非常非常需要它!
其实,保险产品本身并没有套路,而是因为我们对保险的错误认知,导致我们在选择保险产品时频频入“坑”。典型的保险“坑”有三种:
第一“坑”,买了好多责任重叠的保险产品,多花冤枉钱;
比如,终身重疾险中除了重大疾病的保障责任外,同时包含了身故责任,如果再配置死亡保险,就显得多余;
第二“坑”,保险额度太低,发生风险时几乎不起作用;
有些人购买的重大疾病险时选择的保险金额仅有10万,甚至更低。试问,10万元可以治好重大疾病吗?显然不够,当真正罹患重大疾病时,10万的赔偿金能够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第三“坑”,保险买了一堆,但需要时一个也用不上;
比起前两个坑,这个坑实在是不能原谅!很多人买保险时什么都不看,产品保障范围,保障额度,一概不知。以为自己买了保险,就高枕无忧了,等到真正需要时,才发现自己原来买了一堆理财型保险,根本就起不了任何作用。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才能避免掉入保险的“坑”,树立正确的保险消费观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弄清楚保险的本质。
保险的本质
百度百科有关于保险的专业定义,若你有兴趣可以自行查阅。通俗点说,保险就是转移风险的一种方式,你买一份保险,就相当于你先给保险公司一笔“小钱”,若不幸发生风险,保险公司会按照约定赔偿给你一笔“大钱”,于是,本该由你承担的风险就转移给保险公司了。这里的风险可以是意外身故、重大疾病、火灾等等。
举个例子:
有一个村子,大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一切安好。突然有一天,小明得了癌症,需要巨额的医药费,热心的村民纷纷捐款,但同情心的力量有限,到最后还是因为没钱看病,小明死了。
为避免这类悲剧再次发生,村里人决定建立一个机制。每个人每年交100元给村长,村长建立一个资金池,如果有人得了癌症,村长就从资金池拿出10万元资助给患者用于治疗,这样所有人不幸患癌时,都可以得到充足的治疗费。
在这个例子中,村民支付了一笔“小钱”,在得了癌症时,可以得到资金池资助的“大钱”,这项机制解决了所有人没钱看病的问题。映射到现实世界,村长就是保险公司,村民就是投保人,100元是保费,10万元是保额,这项机制的所有规定是保险条款。
因此,保险就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用“小钱撬动大钱”的风险转移方式。
购买保险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既然保险是一种风险转移方式,那么在开始选购保险产品之前,我建议你先回答自己三个问题:
1、我的生活面临哪些风险?其中有哪些是可以通过保险进行转移的?
2、当这些风险发生时,会对谁造成影响?具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3、我至少需要多少钱才能抵御这些风险造成的影响?
思考完这些问题时,你将可以绕过一大波误区,树立正确的保险消费观,如抽丝剥茧般一层层看清楚你的真实需求,从而在选购时理性地作出判断。
好了,让我们回顾一下本篇文章的内容:
我向你介绍了保险的本质,你已经知道保险是一种转移风险的方式,同时你应该学会通过回答问题识别自身风险,树立了正确的保险消费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