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剧《三生有幸爱上你》时,男主的爸爸说了这样一句话:一直说助人为(wéi)乐,现在觉得助人为(wèi)乐才对,帮助别人是为了让自己快乐。
或许咬文嚼字是语文老师的职业病,我忍不住把这个成语放在在心里反复咀嚼比较,看看剧中人说得是否有道理。
助人为wéi乐,“为”意思是作为,那么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把帮助别人作为自己的快乐。这样的话,和“助人为wèi乐”似乎没有什么差别,不都是让自己快乐吗?既然没有差别,为何非得读“ 助人为wéi乐”?难道仅仅是因为约定俗成?
我常常教导学生遇到问题要刨根问底,不能不求甚解,凡事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自然在这个问题上,我也得以身作则,不找出点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决不罢休。
反反复复读,来来回回想。忽然,如一道闪电划过漆黑夜空,我好像抓住了一点蛛丝马迹。
不同的读音,含义各有侧重。
“助人为wéi乐”强调“助人”,急人之所急,救人于危难,目的是让别人快乐。助人者并不在乎被帮助者是否会感激自己,赞美自己;也不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得到回报。他们的快乐来源于助人行为本身,行善即是功德,别无他求。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比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乐善好施”“雪中送炭”“见义勇为”等等,这些词语印证了这一点。从这层含义理解,“助人为乐”体现的是一种利他精神,是一种善良无私人格的体现,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助人为wèi乐”呢,则强调“为乐”,助人成了使自己获得快乐的手段。虽然也有助人的行动,但却别有用心。那么这样的助人者在意的不是被帮助人的快乐与否,而是对方是否会对他感恩戴德,礼尚往来,投桃报李。如果没有得到期望中的回应,他们也许会失望,会抱怨,甚至会愤恨。这样的助人要么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要么为了得到某种利益。如果朝着这个方向解读这个成语的意义的话,助人为乐就成了一种低俗的利己行为,这样的价值观还有什么值得拿来积极倡导的呢?
理不辨不明,经过这一番细细思量。我确信助人为乐就应该是二声,也更加深刻地领悟了助人为乐的深意:我们呼吁善良,是不计较得失的善良,计较得失的不叫善良;我们提倡奉献,是无私的奉献,追求回报的也不叫奉献。
悟透了”助人为乐”的真谛,我们就不会再有”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愤慨,也不会再有”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的失望,只会内心你哼唱“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