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2013年的时候,我知道了比特币。
当时对虚拟货币一无所知,凭借直觉判断这类东西都是毫无价值的,毕竟历史上货币的发展,是从最开始的物物交换,到后来的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发展到现在,以国家发行的货币作为价值交换的纽带。
纵观上面的那些被广大群众认为具有货币价值的东西,要么是有它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要么是被最高权利机关所认可的。
而虚拟货币,看不见摸不着,只是一串经过hash算法加密而成的字符,却想要慢慢地替代法币,它凭什么?
这是一个困扰我已久的问题,如果说「比特币」的应用场景仅仅存在于洗钱或者赌场,那我可能不会太在意。随着全世界支持比特币的政府越来越多,它的市值一路飙升,我开始对我之前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因为人性的贪婪罢了。对于这个成分,在目前看来肯定是有的。但是除了人性,回到比特币本身,我们来看看它为什么会出现。
这里要引入一个物理学概念,「熵」。其物理意义是热力学中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熵」越大,代表体系越混乱。
能量在物理学上是守恒的,人类文明是一个逐渐走向「有序」,达成共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类社会这个体系越来越和谐,「熵」值也在不断减少,同时也会外部「熵」值逐渐变大。
而「区块链」的出现则是一件能够使人类文明更加「有序」的事情。
为什么这样说?
就拿最近很火的AI来说,AI的发展离不开海量数据的支持。但是在中国,数据大部分都被BAT所占有,那些小公司,就跟AI无缘了吗?
另外,在这个爆炸的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的数据都被行业内的巨头强行占有,你每天在手机上做了什么,你今天去哪了,你去哪吃饭了,你上网看什么了,你每天做的事情都在被监控着。
具有「数据垄断」的公司就更容易掌控这个世界,甚至改变人类文明的走向。
如果说,「区块链」有每个人每时每刻的情况区块,并进行了加密,允许个人上传或者不上传,能对自己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标价并出售给想要这些信息的公司,那有谁不会选择「区块链」呢?
直播在最近几年很火,这些网站都是通过中心服务器来进行视频的加载,这样可能会存在服务器压力过大的问题。
这也是「区块链」的一个应用场景,如果说应用了「区块链」的P2P去中心化内容分发的话,很可能在未来,通信节点会成指数型的上升,我们甚至可以从离我们最近的节点,比如说「隔壁老王」也在看这个直播,我们就可以通过他加载直播的缓存中读取直播的数据,从而实现直播的流畅加载。
人都是「利益导向」的动物,回归本性。
「比特币」设计的很理想化,目标是脱离第三方平台对于资金的控制,实现点对点的资金交换,从而达到个体资金流通的自由。
当前的货币流通体系是建立在人类对银行也就是国家的信任之下,进行资金流通的人并没有感觉有啥不妥,但在与银行的连接之中,除了得到微薄的利息,就没有其他的利益驱使人类为之买单。
而从「区块链」的产物「比特币」来说,它是一个分布式的交易日志。人类可以通过挖矿来拓展「比特币」的区块,当所有区块都被挖掘出来,「比特币」就成型了。当然,设计者中本聪会给每个挖掘出区块的人给予奖赏,这是一种带有利益的价值信任,也是更符合人性的。
我认为在以后区块链的自由发展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利益驱使这些技术产生相应的价值,但也会促发各种社会不良行为,例如利用特斯拉充电桩来偷电挖矿,利用公司服务器集群挖矿等增加外部「熵」的行为。
总而言之,区块链是一种以人性驱使的社会信用体系,它以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从而达到全局的最优。但是,社会的监管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能让人性不走歪路的方案,从而抑制外部「熵」的增加速度。有一句话这样说,「自律让人自由」,可能对于区块链也是一样,「非中心化」,在现实的世界中,应该会比「去中心化」的效果好很多。
我相信「区块链」的潜力,这可能是一场巨大的文明洗牌。
但要是就像某些人所说,这只是一场「海市蜃楼」,别走太近,免得玩火自焚呢?
来个ETH赞赏账户:0xa4c2c8e39e164287e17b6509fbdcaff6efb78a5a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作者:June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