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成长和环境有很大关系,好的家庭环境子女一般也会比父母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走的更远些。结合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我越发认同:“贫穷真的能限制一个人的想象力”。
我是一名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小的时候国家都不富裕,更不用说一个普通农村的家庭生活了,用一个字一穷二白来形容也不为过。小的时候就是盼望着过年,印象中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几顿好吃的,穿上一件新衣服。物质是及其匮乏的,又加上我们家小孩多,有点好吃的好用的也分不过来。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我的父亲还是非常重视我们子女的教育问题。他是以前的老高中生,因为文革取消了高考,导致我爸爸没有上成大学,他学习成绩非常好,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当年上学的时候数学考10次得1000分,因为命运不好没上成大学也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所以他非常重视兄弟姐妹几个的教育问题,再苦再累,砸锅卖铁也是支持我们上学的。
在这样重视的环境中我和我大哥走了出来,二哥是我们兄弟中脑袋最好使的,但是由于上学的时候贪玩最终自己不愿意上学了,爸爸经常给我讲他当时听说我二哥愿意上学,用棍打我二哥棍子都打断就是不能把他撵到学校去。后来爸爸也想开了,不愿意上那就罢了别打憨了小孩,所以我二哥就留在了农村。我叔叔不重视教育,我的几个堂哥堂姐也没有一个上学出来的,全部都留在了农村。
假期回家和爸爸聊天,爸爸说你要是换个家你都不一定能上学走出来。读过我其他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高中复读了两年才考上的大学,最终能考上大学然后又读了研究生是和父亲的支持有很大关系的。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家长的重视程度是分不开的。
疫情期间我在网上找了个家教兼职,周末有空的时候给学生上课。在教课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经济发达地区的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和教育。我有几个学生是广东、浙江的,一节课好几百块家长都很舍得给孩子报;但像河南、山东、青海等中部、西部省份的家长再咨询完课时费之后都说考虑考虑然后就无疾而终了。经济发达地区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应该比偏远地区高,所以更重视孩子的培养也是可以理解了。
后来有一天我上一个安徽学生的测评课,打开摄像头我可以看到孩子周围的环境,家里一看就是农村的无力光线也比较暗,屋顶也不是吊顶而是农村用木材搭建的窝棚。孩子脸黑乎乎的头发也很凌乱,上课的过程中我透过他的眼神也能看出他的迷茫,普通话说的不标准有些羞怯,一些在我看来非常简单的数学概念他都不是很清楚。我问他能考多少分,他说只能考四五十分,所以那节课上的非常困难,准备了十个题目只讲了一个。
那节课我上的非常沉着,快下课的时候我又给他延长了十几分钟,我知道以他们家这样的情况,家里肯定不会给他花这么高的课时费补课的,我也是农村的孩子这一点我非常清楚。
利用这延长的十几分钟我给他讲了讲该怎么学习,以及学习对他来说的重要性。但是我也清楚,我讲的这些能够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我很为他的前途、人生命运而担忧,但是我也无能为力,至少我尽到了这节课中他叫我老师的这份责任。
所以想想个人的努力,可能不紧紧关乎自己的命运,还有自己儿女后代的未来。你的努力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可能让自己的孩子也更上一个台阶,因为贫穷真的能限制你的想象力,自己的生活都还过不好呢,哪还有功夫关心孩子的教育和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