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平凡的世界》。在第二部四十三章中,少平写给妹妹兰香的一封信,有这样的话:
人的一生总应有个觉悟时期(当然也有人终生不悟)。这个觉悟时期的早晚,对我们的一生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应该做什么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我虽然觉得这不太像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所能够说出的话,但并不妨碍我又一次读到了“觉悟”。
少平有这样的思想,显然是觉悟的,或者说正在觉悟。少平的觉悟,我认为首先是受父亲孙玉厚的影响,其次则直接来自哥哥少安。自分家后,少平从少安肩上接过家庭的担子,这是一种自觉。少安想叫少平回来,兄弟俩一起办砖厂。可少平并没有接受少安的好意。一方面他不想依靠别人,另一方面他想在县城打拼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不甘心再回到双水村做一名普通的农民。在二十多岁的年龄,有这样的认识,不能不说不是一种觉悟。
在少平的影响下,妹妹兰香主动去课外兼职,晚上去工地提泥包,大概相当于小工,和泥提泥,服侍大师傅。用挣来的钱为自己购买一件短袖春衣。她本来不需要这样做,可以接受少安给她的五十块钱,甚至可以向二哥少平开口要。但兰香没有这样做。她要靠自己。这也是一种觉悟。
之所以说是又一次读到了“觉悟”。第一次是缘自读林清玄。
至少是一年前了,在林清玄的文章中读到,
到了三十岁的时候,要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如果到了三十岁还没有把全部时间用来觉悟,就会一步步走向死亡。
林清玄因此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辞去所有的职务,上山修行。
可我那时,读到的不过是“觉悟”二个字。在思想心里上都没有发生革命,没有起一种现实的影响。没有。
可见,一个人的觉悟真的是要到一定时候。事不临头不知道个中厉害。
又说,有的人终生不悟。想想是多么悲催可怕的事啊。
什么叫觉悟呢?我是这样理解的:觉悟了的,就是清楚自己是谁,知道要做什么,需要什么,有目标有方向;没有觉悟,则是老家骂人的话所说,你个浑浑噩噩的东西。一生稀里糊涂。
对于什么是觉悟,林清玄说得很透彻。他说,“觉”就是“学习看见”,“悟”是“我的心”,所谓“觉悟”就是“学习看见我的心”。
有趣味的你要多写一些,与别人分享;心酸的少写一些,留着自己晚上回房间哭就行了。
因为人生已经够艰苦了,人家来读你的文章,应该从作品中得到安慰和启发。
这是林清玄在受他妈妈的教导下,对写作的觉悟。
你的环境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你的过程也不能决定你的未来,而是你的心的向往决定了你的未来。
一种思想的由来,一定不是凭空的。是从现实生活,经验思想后得来。只有走过荆棘的人,才知道被它刺划的疼痛。
是的,我是一个不曾觉悟的人。浑浑噩噩活到了中年。
如今我问自己:有没有觉悟呢?
不能说没有,至少比过去要有所觉。但不够彻底,也不够明朗。
比如说,在面临一件事,有时在做与不做之间踯躅。把做与不做分别在脑子中去试验一遍。就算是这样,也不能够拿定主意。办法往往是:交给时间,等它到了时刻不得不再做决定。被动的人生啊,对事情不能看清,不能决断,我想就是因为没有觉悟,或者说,不够觉悟。
如今我认为,觉悟对于一个人十分重要!
也许不觉悟,浑浑噩噩一辈子也是一种人生,或许没有那么多的烦恼。但是,我决不愿去做这样的人。至少在自己的身上,比较起来,不觉悟的人生,是一种浪费。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单车上笑,是有道理的。
中年才觉悟,晚不晚?还有没有现实意义?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正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