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与社会
10岁才知爸爸牺牲10年,很感动但不喜欢!

10岁才知爸爸牺牲10年,很感动但不喜欢!

作者: 酒色和尚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09:39 被阅读2次

你一厢情愿的爱和付出,

可能对我并没有多大用。

请爱Ta人,更爱自己!

这不是自私,而是一种生活哲学态度!

丨01丨

男孩10岁时得知爸爸已牺牲十年,妈妈用“爱的谎言”守护他十年。这则新闻一经曝出,迅速登上热搜榜。

据悉,男孩胡博文的爸爸是一名军人,2009年在胡博文只有16个月大的时候,为了救自己的战友不幸牺牲,胡博文的妈妈不忍心将残酷的事实告诉胡博文,十年来用各种谎言来编织胡博文的爸爸在胡博文心中美好的形象。直到去年暑假,实在瞒不住了,妈妈才决定把这个消息告诉胡博文。

这则新闻,让无数人动容落泪,慨叹孩子妈妈太伟大了,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十年的芳华岁月,如此情深厚爱让人侧目赞叹,纷纷留言点赞!

丨02丨

看完后,我想起了我的母亲,一个同样为儿女委曲求全、操劳一辈子的人。可以说,男孩的妈妈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代表着中国千千万万个传统女性,她们忠贞、坚韧和善良,她们毕生所愿就是家人过得好,只要家人过得好,她们就安心了。

这种类型的女人,在中国很常见,尤其在乡村。我觉得她们都很好,但是我不喜欢,我不喜欢一味地为别人着想、成全别人而不考虑自己的人,就算这个人是自己的至亲至爱。当然,我也不是说不倡导这种牺牲和付出的精神,我只是觉得适度而为,总得有个尺度,因为事情总有一个最佳的解决办法。

那么,如何判断什么是最佳的解决办法呢?一个标准尺度就是,不要过度委屈自己。

按这个标准尺度来说的话,孩子妈妈的这种做法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因为她的这种做法,无论对孩子而言,还是对父母和自己来说,都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实质性好处。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孩子妈妈的做法到底不妥在哪里?

丨03丨

第一,对于孩子来说

首先,这是欺骗。再善意的欺骗也是欺骗,当蒙在鼓里十年之久,一下子被告知事情的真相,对爸爸十年的想念和渴念刹那间变为虚幻泡影,这对孩子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对幼小心灵的打击,真的会比从小让他知道事情的真相好得多吗?

其次,这是不公平。孩子有权知道父亲去世的真相,他有权为爸爸的行为感到自豪和骄傲,但是关于父亲的一切都被妈妈剥夺了。

然后,会产生心理伤害。当妈妈每次用善意的谎言骗过孩子时,小孩子心中是有疑虑的,这么多年来,为什么爸爸会这么忙?为什么爸爸一次都不回来看我?为什么爸爸都不能打一次电话?这些疑虑会经常浮现在他的脑海中,长此以来会使其产生自我怀疑,他会猜想,爸爸一直不回来,是不是不要我了,不要妈妈了?这些疑虑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慢慢长大,时刻侵蚀着他。

最后,对妈妈产生愧疚感。当妈妈告诉孩子爸爸其实早在10年前就去世了,之所以瞒着他是因为对他好。十岁的孩子可能还不懂这些,但是当孩子长大后,就会明白妈妈如此的用心良苦,如此的忘我付出和过度的关爱,他内心除了感动外,也势必会对妈妈产生深深的愧疚之情,愧疚是另一种煎熬。

妈妈之所以隐瞒爸爸去世的消息,是想让他在成长中保持身心健康,让他跟其他小孩子一样快乐,但是,在爸爸还活着的假象中,十年来都不肯回来看自己一眼,他真的快乐吗?

丨04丨

第二,对于父母来说

妈妈的父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儿,一个人辛辛苦苦地把孩子拉扯大,却爱莫能助,他们内心肯定是难受和煎熬的。作为父母的他们,是不是更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找个伴儿一起抚养小孩子长大,如此以来,年迈的他们也不用再担心女儿孤独一人无伴无靠了。

第三,对于牺牲的丈夫来说

我觉得一个十分有爱的爸爸,也不会赞成妈妈这种做法的,一个极其疼爱妻子的人,怎么会舍得自己走后,让她一个人拉扯孩子长大。可以想象,一个女人要付出多大的精力,才能完成抚养孩子这么巨大的工程。倘若爸爸泉下有知,肯定会心疼坏了。

丨05丨

第四,对于自己来说

首先,对自己是残忍的。这种残忍体现在痛苦折磨上,她活得比每一个人都苦,她用十年守着一个悲伤的谎言。每次孩子问起爸爸时,都等于把失去丈夫这个旧伤口重新被撕开一样,让自己一直活在这种煎熬中。然而,如果当时告诉孩子真相,这个伤口也许会慢慢自己愈合,但天天碰它,永远都好不了。

其次,会埋下不良的种子。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了,一个单身母亲全然不为自己着想,辛辛苦苦地将孩子拉扯大,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一辈子为孩子而活。其实,你对孩子付出的每一个瞬间,自己心里都存有票据,会不自觉地在潜意识中等待孩子的报答,希望孩子能体谅到自己的付出,以后不要做出违背自己想法的事情,要听妈妈的话,因为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如果以后一旦孩子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就觉得孩子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自己之前辛辛苦苦的付出,前后对比之下,更容易造成越来越深的鸿沟,事态朝着不好的方向演化。

最后,对自己是抱歉的。她十年的付出对得起孩子,却对不起自己,一个人,太辛苦。

丨06丨

妈妈的做法让人敬佩,但真的不是一种好的解决方法,这种方法,其实对孩子并没有切合实际的帮助,对自身而言,也是一种痛苦折磨。

按照妈妈的叙述,她不忍心将残酷的事实告诉孩子,她怕孩子内心承受不住,她怕孩子觉得自己从小跟别人不同,她怕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不健康的心理,她怕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爸爸的缺席导致人格的不健全。

为孩子这般周全的考虑,不得不为妈妈点赞,虽然考虑周全但与现实不符。

首先,人不会对一个没见过的人产生特别的感情,就算至亲也不例外,因为陪伴相处的过程才是产生感情的主要来源,对于一个没有见过的人的离世,带不来痛苦和难受。

其次,孩子成长中的人格及心理健康问题,认为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就会出现心理问题,这是个认知错误。孩子心理健康与否,孩子成长环境好坏与否,跟是否是单亲家庭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跟人有直接的关系。

之前见过太多人说,单身家庭长大的孩子人格不健全,其实都是骗人的。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夫妻两人毫无责任心,爸爸整天酗酒,妈妈骂骂咧咧,孩子在两人的打骂声中长大,孩子的人格能健全吗?如果夫妻两人生活不睦,长期冷战,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孩子的心理能不受到影响吗?相反,如果一个单身妈妈自己活得很幸福,生活中充满着快乐,处处对孩子透着喜爱,孩子的心理还会不健康吗?

所以,本质来说,孩子心理健康不健康,生活快不快乐,跟家庭是否单亲无关,跟人有关;跟一个人抚养还是两个人抚养无关,跟一个人的脾性和修养有关。

如此来看,孩子妈妈真的多虑了。当然,以上都是我个人看法,说的是一种大众现象,可能有人就喜欢一个人带孩子过,也不觉得自己辛苦难过之类的,就另当别论,不做解释。

丨07丨

妈妈的行为,表面上是爱孩子,其实,它的本质问题,是一个人到底为谁而活?为自己还是为孩子爱人和父母?孩子跟父母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自己到底该如何处理和平衡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目前来看,至少是中国的很多家庭,把自己和爱人、孩子、父母的位置关系搞错位了。四者之间的关系到底孰轻孰重?如果按重要程度排个序,你会把谁放在第一位?Papi酱在《我家那闺女》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自己>伴侣>孩子>父母。她的观点,我是认同的,首先,人活的是自己;其次,陪伴自己一生到老的是伴侣,同样孩子、父母亦如此。

有人可能会说,这种极端个人主义者太自私了,什么都是为我,这种自私的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其实,我觉得,个人主义和自私没有直接的关联,自私是一种人性表现,个人主义是一种人生哲学,处理自己和世界的一种态度和方式。

这个话题要展开的话,需要写很多字,在此不赘述。以上观点,认同的人自然觉得再正常不过,不认同的人自然觉得乱七八糟世界颠倒。

相关文章

  • 10岁才知爸爸牺牲10年,很感动但不喜欢!

    你一厢情愿的爱和付出, 可能对我并没有多大用。 请爱Ta人,更爱自己! 这不是自私,而是一种生活哲学态度! 丨01...

  • “狡猾”的大力

    大力爸爸昨晚加班,21点才回来,大力已经上床但不肯睡。看到爸爸很兴奋,表演各种拿手绝活。 大力把小汽车塞到自己的T...

  • 最喜欢

    任何事要有所牺牲才算最喜欢吧

  • 微醺

    很多人把牺牲看作爱一个人的方式,好像牺牲得越多就是爱得越多。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爱,这种爱感动了你自...

  • 家庭日记——我手写我心

    这周爸爸妈妈写的日记有好几篇精华,再读爸爸写的《忆奶奶》我还是很感动,眨动眼才收回盈出的泪水。妈妈写的《冷漠》生动...

  • 对爸爸说的话

    爸爸,我们现在到县城了,准备出发南宁了。 爸爸,昨晚你和我说的说,我很感动,感动的不是你和我解释过去的事,感动的是...

  • 绘本讲师训练营【29期】8/21之《我爸爸》读后感8

    29021~魏敏 读了《我爸爸》这本书以后我很感动,感觉这个爸爸真的很伟大,文中的爸爸是个无所不能的爸爸,做什...

  • 很感动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大地震,造成很多人死亡或失踪,国家经济损失超过一个亿。 现在离那时的事件已经一年多...

  • 很感动

    今天儿子同学的妈妈来家里喝茶聊天,儿子就偷听我们讲话了,别什么都不做,大概因为我们声音太大的原因,我们喝茶大约有快...

  • 2018-06-22

    今天翻知乎俩小时,又处于自我感动状态,我这个人很奇怪,不是那么喜欢和人家聊我的情感,很喜欢去从别人的分享故事中去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岁才知爸爸牺牲10年,很感动但不喜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aj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