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好友晓晓聊天,本是想 聊聊毕业后的状况。但不知何时感情这个话题,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话题。
朋友晓晓说和男朋友快结束了,但自己其实是不舍的,自己真的很喜欢他。但是自己感觉对方可能并不是很喜欢自己。与其如此将就不若放手,让彼此都轻松。可是,说了几次,对方都没有答应。也不知意欲何为。
听了她的诉说,刚一开始还以为是遇到了“渣男”。细问才知道俩人之间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矛盾。无非就是节假日的时候,自己精心为对方准备礼物,可是每次对方却没有给自己准备适当的礼物;过生日也就是简单的一句“生日快乐”,没有什么表示等等。听了之后,我笑着问她:“给他准备礼物,是他强迫你去做的吗?为他准备礼物的过程,你快乐吗?”她略带哭腔的说:“没有啊,他怎么可能强迫我去做。其实为别人准备礼物真的很麻烦,我都是提前一个月开始仔细挑选。目的就是告诉他我真的很在乎他,很认真的对待这段情感。”
如此这般,让我有些许纳闷。生而为人,各有各的思想,为何要求对待感情的表达要一致呢。你送他礼物,是你对爱他的表达,为何就不允许对方以日常细心的呵护为表达自己的爱呢。
的社会发展太快,人心浮躁。我们接收的信息过于繁杂,对于好多东西我们无法去分辨真伪。但是对于爱情,我想我们应该慢下来,自己去体味。我是有些反感那些各种各样教人判断是否爱你的诸如此类的软文。感情本就是自己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感情的理解,也都有自己表达感情的方法,何必强求要和别人一样呢?我们身处不同的交际圈,不同的境况,所受的教育亦是不同的,又何谈千篇一律呢?
曾经读到过一则小故事,说是一位姑娘被三个男生追求。有一次生病了,分别给三个人发了消息,有一个只是发消息过去嘱咐她买药吃,多喝水;另一个是帮她叫了住在附近的朋友,而第三位则是买了药送到她家,并带她去看了医生。咋一听,好多女孩子都会被第三位男生感动。是啊,谁再最脆弱的时候不希望身边有个人可以照顾自己呢?故事也是不出所料的,姑娘选择了最后一位。可是,冷静下来去分析。这三位男士是不是因为一些因素限制了他们的举动。如果前两位所处的环境是千里之外,他们的行为不是很合理吗?我们终究是生活现实生活中,怎么能要求所有人都围绕着自己转?不说所爱之人,即使我们的父母,亦不可能那样的面面俱到。
恋爱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为什么要因为一些俗事被困扰?爱情本是一件两个人的事,为何要与他人比较?这世上本没相同的人,为何要将这样一件愉快的事情标准化呢?
恋爱应当是两个人相互扶持,在这样一个浮躁而又让人焦虑的时代里不断地前进,成为更美好的自己。因为彼此的存在,让在黑夜的心可以感受到一丝丝的温暖光亮。物质的赠与与否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不应该成为“我爱你”的代名词。在这个世界上,谁应该或者必须成为谁的“奴仆”呢?两个本无关联的人因为神秘的缘遇见,又因着机缘巧合,喜欢了彼此,决定共同去走以后的旅程,在一起的旅途,只要彼此心里都有对方,快乐不就可以嘛?何必要求那么严格,那样标准化的统一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