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昨天发烧、脚背烫伤以后,今天在家休息。他就只对看动画片感兴趣,吃药哭、读书头痛。不过看广告的时候,知道今天是冬至。冬至这天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
中午儿子回来了,我就给他下自己和面做的饺子,让孙子告诉儿子今天为什么要吃饺子。孙子说:"爸爸,今天是冬至要吃饺子。"儿子问;"奶奶给你说了今天为什么要吃饺子吗?""说了。""今天为什么要吃饺子?""奶奶说今天是冬至,要吃饺子。"儿子对这个答案很不满意,又反复问;"你不是说奶奶给你说了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吗?"“奶奶说冬至要吃饺子。”
我知道他们说的为什么要吃饺子不是同一个概念,就立刻从厨房伸出头,说;"我没有告诉子宇冬至吃饺子的来历。"儿子恍然大悟,立刻把我的电脑打开,搜出"冬至吃饺子的来历",让子宇阅读。
子宇通过阅读知道了东汉的医圣张仲景,看到许多人在冬季冻坏了身体生了冻疮,就做了祛寒娇耳汤让大家喝。
祛寒娇耳汤就是把羊肉,当归,花椒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煮熟。
由于娇耳的样子象耳朵,又因为功效是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叫"娇耳"。人们吃了娇耳汤,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后来人们一到冬至,都要在这一天吃饺子。
儿子听了子宇的朗读后,又针对朗读内容提了几个问题,子宇都轻而易举地回答正确,儿子似乎感觉很欣慰。看到父子和谐的画面,我也很高兴。
儿子上班去了,我赶紧把西部故人来的文章看了并留评。
【人生感悟 】思想的光芒一一再读《老三篇》的一点思考
读了“思想的光芒 —— 再读《老三篇》的一点思考”一文,文章讲了对《老三篇》中其一《为人民服务》、其二《愚公移山》、其三《纪念白求恩》三篇的思考。
这让我想起自己读小学时,《老三篇》是要求背诵的。记忆非常深刻的是第一篇《为人民服务》,其中“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当时背诵的时候,对“司马迁”和“法西斯”这两个词特别敏感,所以就记忆深刻,也觉得很容易背。
现在重温《老三篇》,仍觉得亲切、是经典。
【诗歌园地】家乡风光美
在诗句中感受通济镇君山村的风光美,青峰、绿林、崖坡、溪水尽显美景,使人流连忘返。
【岁月留痕】 小小酒瓶润心灵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是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酒,流淌在李白的诗句中,也流淌在李白的生命里。酒,还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主角,素有“无酒不成席”。
作者收藏的酒瓶,却带给我们别样的文化。喝过的酒遇见的朋友,喝过的酒感受的酒瓶文化,值得永远珍藏。
【旅游风光】攀枝花市红格“泉”世界
阅读此文,才知道距攀枝花市区30公里有一座名为“红格”的风情小镇。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被誉为“川西名泉”的红格温泉深深吸引。温泉内风景如画尽收眼底,温泉水60种矿物质尽情游泡,宾馆茶座休闲度假。
在这寒冷的冬日,读到此文仿佛温暖如春。今年的冬日,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红格温泉享受别样冬日。
【人生感悟】浅谈快乐与痛苦
“快乐与痛苦”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一对矛盾,都希望快乐永远,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痛苦远多于快乐。作者引经据典,大量引用钱钟书的语言,以及辨证法三大规律告诉我们:快乐与痛苦是对立统一的,又是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转化的过程仍是由量变到质变的。
让我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快乐与痛苦,心向阳光绽放生命中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