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时有个老师劝我们多读书,他说甭管什么书,书店里的,地摊上的,新的,旧的,买的,借的……只要是书,见到就读,相信开卷一定有益。这话当然有道理,尤其在阅读的起始阶段,需要的就是开阔视野和打底子。
但是,古今中外的书籍多如牛毛浩如烟海,哪能读得完?庄子也说过,以有限的生命去看无限的书就是一件蠢事儿;况且书确实是分层次的,有的文字就是垃圾,不读可能还单纯些,读了就免不了要中毒。当然也会有以博和杂为乐事的阅读,但不可否认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没章法。
喜欢读书的年轻人对书难免会有一种莫名的崇拜,觉得只要是书就是好东西,选书也多是听别人说某本书不错,于是就去找来读,或者买了留着以后读。这种不设防的开放当然是一大优点,但是也有很大的不足要弥补,或者说这样的阶段总之是要超越的。
打个比方,这时候的大脑就像一片没有栅栏的牧场,谁家的牛羊都能来撒野。这些不同的动物当然会留下各种各样的肥料,这对于草场的生长是有利因素,然而弊端就是牧场天天马跑羊跳,粪便成堆,乱作一团,而年轻的主人又明显不懂如何去清理和收拾。
这种不分青红皂白拿来就读的阅读,原因和结果都是缺乏主见,因为其动力还是来自外部,也就是说并不是由阅读者的内在自我驱使他去打开这本书的,他其实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读了这本书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或者将会产生什么疑惑,眼下这本书与之前读过的书之间又是什么关系……统统说不清楚。一切都是外部的传统、习惯、环境、劝告等等在发挥作用,阅读者只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而已。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后来的阅读慢慢就会变成自驱型的了,也就是说知道接下来该看什么书以及这些书之间是什么关系了。这时候会意识到书也是有家谱的,书与书之间是存在类似于人类那种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的。不同的书开始被分门别类了。不是所有书都值得认真对待的,看有些书可能就是为了知道作者的漏洞在哪里。
看书有了体系,其实就是人有了主见。再联系上面所说的那片牧场的比喻,主人开始爱惜自己的牧场了,慢慢懂得怎么管理了,邋遢的、暴躁的以及有传染病的牲口肯定不能随便进入了。那为什么说是自驱型呢?简单点解释就是如果不接着阅读某个谱系中的下一本书的话,整个人会不舒服,会有一种缺憾或者焦虑催着他去看。
如果展开来详细说明的话,那就是当读书读到上述这种境界时,阅读这一行为就产生了一种自我驱动的效应,阅读者无需再靠外力来强迫他读书了,他之前读过的书好像团结起来成立了一个秘密组织把主人控制住了,而且读过的书越多,这种控制力就越大。这个组织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新的书目会被它自己源源不断地找到并推荐给主人。这种时候,阅读者虽说是主人,但他几乎快不由自主了。我们当然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接下来的情况可能就有点危险了——轻则只是所谓的上瘾,重则有可能要“入魔”了——这个时候,庄子的那句警告就该上场了。
这种描述难免会让人害怕:人被书控制了?会不会洗脑啊?有没有异化啊?老实说,不能排除。用世俗眼光去看读书人,本来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傻气,何况整日与书为伍呢。然而,真正的好书都是由良知和智慧酿造的,是关注现实人生的。一个由许多好书构成的系统自然具备自我更新和纠偏的功能,而对于一个在这样的系统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的读者来说,那些危险基本上就属于危言耸听了,就像我们不会认为杜甫、苏轼、曹雪芹这些贤士光照古今却人生多舛都是读书读傻的缘故。
这种自驱型阅读机制除了能够甄别垃圾和自开书单之外,还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发现经典。好多年前读过的一些书,当时可能不够重视,或者根本看不懂,而随着阅读的深入,阅读者会在某个时刻忽然回想起它们,发现非常有重读一遍的必要;而且初读时的好多问题会在接下来的重读中豁然开朗,同时获得了随阅历而来的、更深刻更丰富的见解和感悟,就像多年不见的老友突然邂逅一样,那种惊喜往往无法言表。当足够多的读者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度都不约而同地重读了同一些作品时,经典就诞生了。
从最初的无所适从照单全收,到后来的欲罢不能发现经典,这无疑是一位阅读者走向成熟的标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