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界无碍

无界无碍

作者: 4bf57f5f5589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17:30 被阅读9次

    无界,无碍

    如刀不自割
    如指不自触
    而心不自见
    其事亦如是

    能所分别,子非鱼
    是凡夫认知活动的
    基本前提

    这一前提预设了
    主体与客体两个
    二元分离的始基对象
    并自此确立了对象化
    (所化)的认知模式

    对象:
    拥有特定的身份特征
    (即规定性)的个体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
    芸芸众生,一切能够
    被感知或思及的事物
    皆以对象的面貌呈现
    对象所以能够
    被感知或思及
    凭借的正是其
    特定的身份特征
    佛教称之为“相”

    相,是凡夫得以
    将不同的对象加以
    区分、识别的依据


    充当对象的封闭的疆界
    捍卫对象的独立存在性

    在对象化的认知模式下
    子非鱼杜绝了真正抵达
    对象之体、性的可能

    因此相与
    (自)性、体
    往往可以通用

    从对象存在
    到对象有相
    到对象通过相
    被我们感知到

    这个逻辑链条
    看似顺理成章,天经地义
    却是自相矛盾,不堪一击

    公元150~250年间
    在南印度系统阐扬
    大乘的空观思想的
    龙树菩萨对此进行
    釜底抽薪式的破斥

    “元素之考察”:
    没有无相之事物
    无论何者于何处
    既无无相之事物
    则相当行于何处?
    相不存于无相者
    亦不存于有相者
    离有相与无相者
    相更不存于馀处

    对象有相意味
    对象本身无相
    可无相即:
    无有身份
    无有规定性

    对象无从谈起
    论证过程可参
    《“二”的解析》

    到了19世纪
    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
    《逻辑学》系统阐述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彻底颠覆形式逻辑三定律: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后者正是
    对象化认知模式内
    在要求的集中体现

    虚妄分别(即错觉体验)有

    于此二
    (“能取”主体、“所取”客体
    两个二元分离的始基对象)
    都无

    此(即虚妄分别)中
    唯有空(对象的空无)
    于彼(空)亦有此

    凡夫境界的
    一切法(对象)
    压根从来未曾有过
    有的只是:执著于
    诸法生灭的错觉体验

    体验是
    当下沉浸式的、
    全方位的感知及思维
    (包括潜意识)
    思故思在
    体验的存在
    不言自明

    然而这种
    不言自明的存在却又
    不可言及、不可思议

    在对象化的认知模式下
    当你试图用言语或思绪
    去抓取它时已默认它为
    言语或思绪之外的对象

    体验全方位囊括一切
    言语思绪亦沉浸其中
    对象化认知模式
    内在的二元对立
    预设了体验本身
    的离言特性

    体验并非
    所诠、所思的对象
    而是纯粹的“能”
    它大致对应佛陀
    三时教法所说的
    前七分别事识:
    眼识、耳识、
    鼻识、舌识、
    身识、意识、
    末那识


    心识之用
    与了别识
    (心识之体)
    无异相
    互为因
    体用不二

    反观二时教法立足
    “所”化的凡夫境界
    因此即便提及“六识”
    指的也是所诠、所思
    的对象化的“识”

    故而可以
    义无反顾,一空到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体验是
    整体性的、
    不可分的、
    非对象化
    的存在

    你无法从中抠出
    一个独立的主体“我”或
    一个独立的客体“苹果”

    好似明镜,人与物:
    轮廓清晰、界限分明
    实则镜面:
    浑然一体、无缝无痕

    误以为纷繁对象
    彼此独立存在的
    错觉体验本身是
    不可分的整体

    整体不意味着“一”
    体验是非对象化的
    像海面起伏的波浪
    相互之间非一非异
    无有一,亦无有多

    体验形式的
    整体性、非对象化与
    体验内容的支离性、
    对象化形成了
    强烈错位反差

    这种错位的
    对象化内容
    究竟从何来

    妄计自计
    (又称遍计所执自性
    即一切对象)从相生
    云何从相生
    谓彼依缘起
    即“依他起”
    “藏识缘起”

    事相种类显现,生计著故

    对象的存在,只是臆想
    这一个臆想,源自于相

    前文提到,凡夫的逻辑
    以对象的存在为出发点
    相则认为是从属于对象
    真可谓彻底的颠倒妄见
    相是如何,得以显现

    相,即对整体性体验
    进行局部聚焦的结果

    经过聚焦
    背景体验
    被虚化处理
    而局部体验
    则被刻意的
    强化和凸显

    局部体验即相
    体验本身始终是
    不可分的整体

    任何割裂的造作
    注定是虚妄分别:
    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体验,被划分为
    一个个局部的相
    并进一步臆度
    每一个相背后
    仿佛独立存在、
    实则子虚乌有
    的那个对象

    所有相中人我相
    是最根深蒂固的:
    对于凡夫来说
    体验首先是以
    第一人称“我”
    的视角展开的
    在“我”视野之外的
    那一部分宏大体验
    已先行在潜意识中
    被不知不觉的
    虚化、遮蔽了

    呈现的局部体验
    仅限于方寸之间

    在这部分
    “我所”能及的
    对境中继续聚焦:
    “红色、球状、香甜”的相
    被赋予了“苹果”
    对象就这样
    被臆造出来

    要再次强调
    体验的内容
    (镜中的影像)
    在不断的
    虚化遮蔽、聚焦显现、
    虚化遮蔽、聚焦显现
    的过程中被
    支离化、对象化
    此过程体现了
    后识在前识
    奠基之上的
    虚妄分别
    即心识的
    前后相继
    藏识缘起

    体验的形式本身
    (明镜)始终
    是整体性的、
    非对象化的

    即使是错觉体验
    本身也自性涅槃
    对象化仅是臆想

    其实根本
    从未产生过
    任何一个对象

    此(即错觉体验)中
    唯有空

    空即妄计性
    空是对对象
    的无余否定

    “无余”二字是关键
    苹果不存在,即是
    对苹果的有余否定
    “不存在”一定
    相待存在而言
    能说出这句话
    恰恰说明还有
    “苹果”的概念

    在二时教法中
    这种相待于有
    而言的世俗无
    是断灭见

    三时教法中
    否认或忽略
    圣智亲证的
    真实(性)
    即是断灭见

    两种表述,有所不同
    内在法义,却是相通:

    断灭见
    始终停留在对象层面
    停留“所”上,谈有无
    忽略体验,忽略“能”

    大乘的“空”
    基于体验(“能”)
    直接否定对象(“所”)
    之有无的预设前提
    唯能无所,绝待之无

    空绝非空空如也
    于彼(即空)亦
    有此(即错觉体验)

    纸上有一个
    用铅笔画的圆形
    有余否定的做法
    是在圆内打叉或
    试图用他物遮盖
    结果却欲盖弥彰
    无余否定的做法
    则是将圆周擦去
    破除了边界

    圆形也就
    荡然无存
    彻底泯灭

    无余否定的要义在于
    泯灭对象封闭的边界
    龙树菩萨的归谬法
    正是紧紧抓住了
    概念的封闭性
    这一要害

    对概念所指对象
    进行着无余否定

    泯灭有无,常断
    消弭二者之间边界

    对象的边界:
    相(亦即体、性)是
    凡夫得以将不同的对象
    加以区分、识别的依据
    充当了对象封闭的疆界
    就好似“圆周”

    淡化、遮止
    对体验的局部执取
    远离妄计自相共相
    即是真正的破增益

    无界故无碍
    泯灭边界的过程
    亦体验的整体性
    逐步显现的过程
    是无碍般若圣智
    升起的过程:

    补损减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人我相是
    最根深蒂固
    的虚妄分别
    凡是有助于消弭
    自他之间的边界
    有助于淡化心中
    我相的身口意
    就是逆对象化的行为
    就是佛教意义的修行

    菩萨应如是布施
    不住于相,何以故?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
    其福德不可以思量

    大量的虚化遮蔽、聚焦显现
    在潜意识之中不知不觉完成
    在佛陀三时教法中
    将这种较为被动的
    潜意识分别

    称为似义显现
    又称似外显现
    以区别
    较为主动的
    显意识“分别”

    已然显现似苹果的相
    再去否定苹果的存在
    只是对苹果的有余否定
    只是强行压制相的现行
    并不能根除其
    似义显现的
    前提和根源

    无始戏论习气

    苹果的存在是
    贪爱苹果的前提
    因此某种意义上
    对苹果的
    有余否定
    即是
    对苹果之上
    派生性贪著
    的无余否定

    小乘行者多采用这类
    有余否定的修行方式

    愚夫行禅:
    声闻缘觉,诸修行者
    知人无我,见自他身
    骨锁相连,皆是
    无常、苦、不净相

    如是观察,坚著不舍
    渐次增胜至无想灭定

    大乘修行者为了
    远离一切法自相共相
    乃至泯灭对象的边界
    还需要再进一层
    从“分别”层深入
    至“显现”层

    似义显现,通常是在
    潜意识里,不知不觉
    完成的

    我们把绝大多数的
    觉知力都让渡给了
    后台自动化运行的潜意识
    在无始戏论习气的驱使下
    潜意识对整体性、
    非对象化的体验
    进行虚化、聚焦
    等预处理

    最终在显意识中呈现的已是
    对象化程度极高的似义外境

    如何才能进入
    潜意识的领地
    ——“显现”层

    佛陀
    三时教法的语境下
    “潜意识”通常是指
    第七末那识,它和
    第六意识(即显意识)
    在梵文中是同一个词:
    manas

    这从侧面说明了
    二者之间并没有
    不可逾越的鸿沟

    通过大乘
    禅定波罗蜜
    止观的修行
    磨炼不住相
    的专注心力
    便可以将让渡给
    潜意识的觉知力
    逐步收归自主

    让显意识渐渐接管
    原先由潜意识主宰
    的非对象化领域

    在止息不觉
    自心现而执取、
    抵达无余否定
    的同时自然成就
    无碍的般若圣智

    观照
    法性真如
    止观不二
    不增不减

    观察义禅:
    知自共相人无我已
    亦离外道自他俱作
    于法无我诸地
    相义随顺观察

    大乘
    资粮位、
    加行位
    所修禅定度

    攀缘真如禅:
    若分别无我有二是虚妄念
    若如实知,彼念不起

    大乘修道位
    所修禅定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界无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gb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