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读书了?你又有多久没有思考了?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手机,每个人似乎都沉醉在这么一个小小的机器营造的大世界里混不知醒。我们的眼睛变得疲惫,我们的耳朵变得闭塞,我们似乎可以仅仅凭借着眼前的电子机器遨游世界,甚至无所不知。
你是否有那一刻 觉得生活 是不是哪里出了点问题?或者是你偶尔也明白这样不对 而又在声色犬马里飘飘欲仙?又或者是你清醒地试图挣脱却发现为时已晚?
当你的孩子在你的眼前晃悠 试图吸引你的注意力 而家长们却都置之不理 沉醉在自己的手机世界里 或者当你的孩子想要跟你玩耍 而你直接干脆地打开手机点开动画片塞给他看。
隔绝。隔绝的不仅仅是你和孩子面对面的交流 更是孩子真实地接触和体验世界机会。简单粗暴却效果非凡 孩子可能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 可能觉得手机是个宝贝能被自己的父母如此爱不释手……
于是,恶性循环……
下面我要分享一下我读过的一本书 余华的《活着》
看完这本书我感觉很复杂 一度觉得茫然 却又似乎有所得。我曾执着地去探求我到底从这本书里学到了什么 多么功利的想法啊。
渐渐地我才不去理会它了 而慢慢沉淀 有些想法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这可能就是读书的意义吧
余华的《活着》 在那样一个沉重的时代背景下 每一个人 连活着都是那么 艰难 是的 艰难。小说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不平 悲剧不断。他的爱人亲人 一个一个离他而去 最终只剩他一个人 活着。
在那个年代 活着 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两个字并不丰富多彩 就是生存而已。那么如今呢 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 五彩斑斓 灯红酒绿。活着 似乎可以有很多种方式 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种追求和活法 这两个字被人为地赋予了太多的意义。
从前的活着是生存。那么现在 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是为了财富?权利?还是什么呢?我们忙忙碌碌 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的手机屏幕 我们浏览着世界各地的消息 我们听着林林总总的声音……
我们乐此不疲 我们乐此不疲。
活着是为什么呢?是为了养家糊口的责任?还是一个人自得其乐的潇洒?
别下定义。为什么现在的活着就非要被赋予意义呢?如今仍然有人在生存线上徘徊啊。在四十多度的室外谋生活啊。他们的活着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追随别人的脚步 我们也可以把谁谁谁的话奉为圭臬 但是当我们的眼睛被视觉化的 夸大的 炫目的 单一的信息所定格 当我们的耳朵只能够机械的接收 当我们的心不会去自己感受
当我们的思考 不再有属于我们自己的 一丁点的想法。盲目的听从 跟随 套用 抄袭。我们是否还是我们自己?
我们的活着 又是否独一无二?众生是否百态?还是千篇一律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