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仰着脖子看风筝

仰着脖子看风筝

作者: 湖边人老刘 | 来源:发表于2017-02-26 16:06 被阅读0次
仰着脖子看风筝

 
每年春上,在风和日丽的城市里,与大片蓝天对映的广场上,会飞起无数的风筝。有飞鸟、有游鱼、有昆虫,还有走兽。按照现代运输工具模样扎制的,有飞机、火箭等。在春天的撩拨下,风筝欢欢快快地在天空上摆动,活像无忧无虑的孩子在游戏。这时,作为旁观者的路人,如果心情沉重,不一会儿就会随着风筝飞起来,变得轻松起来。  
我把风筝看作是春天催生的人工花儿,是人们对季节的装饰。想想吧,如果没有风筝的点缀,春天该是多么苍白、乏味,孩子们又该失去多少快乐、幸福。  
风筝是作为玩具飞上历史和现实的天空的。可是发明风筝的人却不是为了玩儿。风筝古时候叫“纸鸢”。相传春秋时公孙般作木鸢以窥宋城。可见,那时风筝是军事上的侦察工具。传说楚汉相争时,刘邦谋士张良在巨型风筝下挂罗筐载人吹箫,从徐州房山上放飞。风筝摇摇摆摆,箫声呜呜咽咽,竟吹散了项羽的八千子弟兵,留下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典故。那时候风筝又成了汉军的运载工具。你看,风筝的出现也没有违背先军用后民用的规律。风筝在科研、生产上的作用似乎不大。我仅看过这样的资料,说工业革命时,西方有人在雷雨时节以金属丝作引线放风筝,试图引下雷电储蓄、应用,结果雷电没有引来,倒引来一场爆炸,因为人类没有办法制造无限大的电瓶。  
风筝引发了人类飞翔的向往,但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这最多不过是个梦而已。  
风筝的真正定位应该是在五代。五代时有人把竹哨系在纸鸢上,风入竹哨,声如筝鸣,因称“风筝”。风筝在制作材料是细竹、棉纸。我小时候扎过。不过那时候贫穷,玩也是穷玩,只能偷拆家里的竹帘做风筝骨架。大人发现,没少扇过巴掌。骨架是“士”字型,棉纸却无,只能以报纸代替。那种风筝形似“蝌蚪”,我们叫它“蛤蟆蝌子”。“蛤蟆蝌子”拖着一条或两条长长的尾巴,用来配重,稳定飞行。“蛤蟆蝌子”,极像丧事上的“孝幡”。人们视为不祥。  
春天是放风筝的季节。因为春季气流上升,有利风筝的飞翔。可是,近年来我却发现老皇历变了,有人从初春能一直放到严冬,象反季节菜一样,四季皆有。按说放风筝的该是小孩子的事情。可是,又变了,眼下放风筝的却大都是成年人。每天,我们小区南边的湖畔有许多老者在放,以此锻炼身体与放飞悠闲。他们不仅装备精良,而且乐此不疲。看着天上飘着的风筝,地上飘着的胡子,我就想笑,真是:老如顽童。那些老者的风筝也是今非昔比,用料竟是绸缎。风筝也豪华,可拆装、可折叠,有的还装上彩灯。观察风筝时还用望远镜。这是我小时候想都不曾想的。  
风筝似飞鸟,彩云就似群山。风筝像游鱼,白云就像波浪。风筝是走兽,蓝天就是草场。风筝把蓝天打扮成了花园。抬头看风筝累了的时候我就低头看人,每一只风筝下面都牵着五六张笑脸。风筝是明媚天空上的花儿,笑脸是美好生活的花儿。四季风筝让蓝天和生活变得行动活泼和丰富多彩起来……  

相关文章

  • 仰着脖子看风筝

    每年春上,在风和日丽的城市里,与大片蓝天对映的广场上,会飞起无数的风筝。有飞鸟、有游鱼、有昆虫,还有走兽。按照现代...

  • 湛蓝湛蓝的天空,一只风筝在自由自在的飞舞,而我是那个追风筝的人,撒开脚丫子,张着双臂,仰着脖子,扯着嗓子咯咯地笑着...

  • 雨中狂想(分行体)

    雨下得没完没了老倍在放着他的风筝老倍仰着头 专注拉着线仿佛一个神圣的仪式我们也仰着着头看着老倍的风筝看半天看不出里...

  • 2021-08-02

    出生在烂泥里 仰着脖子长大 死在烂泥里

  • 一只癞蛤蟆仰着脖子看天

    一只癞蛤蟆 使劲仰着脖子 看天 它坐在泥浆的井里 渴望星空 它勤奋地搅和着泥水 吃虫 养家 和其他的癞蛤蟆合唱 呱...

  • 爱上你时的柔情

    文/瓦哨 仰着点脖子才能结识你眼瞳里的人 她和我一样仰着脖子 刮一下鼻梁作为让我受累的惩罚 衬衣少扣一颗扣子 向你...

  • 诗|天蓝

    飘着云彩的天空, 如被风打碎的玻璃, 破碎的洁白 遮着后面的背景。 它是有多高贵, 人们必须仰着脸看。 脖子很酸,...

  • 凌晨三点刚刚好

    风筝躺在枝干上呜咽 树下的石楠仰着头咆哮 26只野猫沉默地流浪...

  • 悠闲自在的假期

    一只小狗从面前跑过, 它摇着尾巴,仰着头, 目光注视着路边的草丛, 它猛地跑向那里, 停下来, 伸长脖子探头看了看...

  • 日落时分的水库上的风景

    有只红色"鱼"风筝穿梭于蓝天白云明月妖风间, 头发凌乱风衣作怪的我, 站在日落山头的昏黄的帷幕里, 仰着头看天看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仰着脖子看风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go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