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微风和煦,一个晴朗的日子特别适合出去游玩。我带我家那20个月的崽崽来到了往日常常玩耍的地方,这里有适合孩子们玩耍的娱乐设施。
周五下午刚好是小朋友放学的时候,所以小朋友还是蛮多的。我家宝宝站在滑滑梯的前面看着别的小朋友在滑滑梯上上下下的。其实她也很想玩,但是她会有点害羞。时不时地滑滑梯上的小朋友会和她偶然间有些肢体上的碰触。这个时候她会更加胆怯了。
我护着在旁边站着的女儿,对着滑滑梯上的小男孩说:“你不要碰妹妹哦,要不然妹妹生气了会咬人的。”
小男孩的妈妈听到以后会对自己的孩子教育一番,现在的父母都比较重视教育,孩子哪里有什么在父母眼里是不对的地方,都会被家长教育如何做一个好孩子,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能欺负别人家的小朋友。
随后我便和其他妈妈拉起家常,闲聊。有个妈妈问我,你家宝宝真的会咬人吗?我大笑,和那位妈妈说,没有,不会。我家宝宝不会咬人,是为了吓唬其他小朋友的。
学龄前的孩子在两岁的左右的时候会出现自我意识的萌发。我问了一下那个男孩子的妈妈,孩子多大了,孩子妈妈告诉我,今年九月份,孩子3岁就要上幼儿园了。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更多地去考虑别的孩子。他们通常是考虑到自己的喜好或者是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所以一开始我其实是想说,哥哥可以不要欺负妹妹,这样是不对的。我是这么想的,但当我说出来以后却变成了,哥哥不要欺负妹妹,要不然妹妹生气了会咬人的。这样小朋友听到以后就会担心自己是否会被咬而选择不去招惹别的小朋友。
另外一个同样的例子也是如此。在陪孩子玩的时候,我发现一个特别可爱的女孩,圆嘟嘟,胖乎乎的。穿着一件红色的连衣裙,一看就很招人喜欢。我家姑娘也很喜欢她,会靠近她,摸一摸小女孩的手,嘴上挂着腼腆的笑,我当时心里就在想,没想到我家姑娘还有这种癖好。
我教着孩子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姐姐,她倒也争气,唇齿之间嗫嚅着极其微弱的词语。旁边的女孩子不为所动。
直到我发现那个女孩子的下巴有一道紫色的淤痕,我就问她是不是摔过了。女孩子还算是比较友好地回答我说是的。但当我对她说这个小妹妹喊姐姐喊的不是特别好,你可以教一下妹妹吗?
小女孩不想理我,径直地走开了,留下我姑娘在空了位置上面转圈圈,玩得不亦乐乎。那个时候我突然有点明白,也许我家姑娘摸着她的手是想让那女孩离开,好把空了的位置让给她玩。
玩了一会儿,我家姑娘看到那个女孩在用沙子玩具玩沙子,也屁颠屁颠地跑过去,想夺过女孩子手中的玩具,被女孩子拒绝了,死死地护着自己的玩具。
其实这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是正常的,四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是出现了自我意识的萌发。她会自己选择要不要将自己的零食或者玩具和别人分享。有的孩子愿意分享,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这样。
我想起来,包里还有零食。我跟女儿说,走,我们去把包里的零食拿过来,给姐姐吃,这样她就愿意把玩具让给你玩了。
我女儿大方地把零食罐递给那女孩,我也没想到她竟如此大方,是因为很听妈妈的话吗?可是她在家里还是一个很小气的小朋友。
小女孩高兴坏了,也顾不上擦擦她那脏兮兮的小手,直接就啃起了我家闺女递过来的零食。这是她便愿意把她的玩具拿出来给我的女儿玩。还让她的外婆拿了一个大橘子出来分享给我的宝宝。至此,一段开心的友谊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很长时间以后,在未来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我不得不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诉孩子价值交换的道理。想要得到什么东西,无论是物质的还是情感的,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可以和别人交换。这在别人看来是分享,其本质就是价值交换。
特别是那些愿意主动分享的小朋友,尽管别的小朋友可能不会有所反馈,但是他们在主动付出的过程中,就已经收获了被别人需要的快乐。若推及到成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的姑娘,希望有一天,你终能明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