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亲情、父爱、社会的思考
1.一个智障的人,有能力养育孩子吗?或者说我们要思考的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条件,是养育孩子的基本?智障100以上?年收入50万?还是有爱的能力呢?
爱人的能力,是无法用智商来权衡的,或许表面越成功的人,越失去了这项能力,如片中的女律师,无法表达对孩子的爱,只能在控制不住发火,事后被怨恨的无比悔恨中徘徊。
爱、倾听、陪伴,其实才是养育孩子的基本条件,无关年龄性别智商年收入。懂的人,可以放弃几百万年薪却全年无休的工作辞职回家陪孩子,不懂的人仍然以“我挣钱是为了给你更好将来”为借口,流逝了可以陪伴的时间,同时既然他的童年你没有陪伴,你的老年也没有他的陪伴。
2. 为人父母的恐慌,存在于所有人心中。山姆的智障,智商只有7岁水平,他恐慌自己无法照顾好孩子,不懂为什么小婴儿一直哭,尿布会掉,泥水弄脏的衣服用消毒液还是洗涤灵清洗,但,初为人父母的我们正常智商的人,谁又懂呢?
我恐慌是否会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让他长大后不会误入歧途,我恐慌是否能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让他身体健康无病无灾,谁都有恐慌,而在恐慌中不断学习,不断与孩子一同成长,这才是父母的使命,正如《如父如子》中所说的“一个人什么时候真正成为了父亲,是你发现孩子正在注视你的时候”。
3.原生家庭给孩子的影响,是终生不灭的。不要提后天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但原生家庭的印象,烙印在你成长中,是跟随骨头细胞一同生长成为你的。片中给我感慨最深的,是女邻居说的“我害怕,如果将她从她父亲身边带走,她心中所失去的爱,会让她步入歧途,用一生去不择手段的填补那个空洞”。这个空洞或许也是我们现在很多人,一直在想填补的。
4.我没有能力养孩子,也不想生孩子。可以说是自私主义作祟,也可能看了很多怀孕的痛苦,怀孕之后被老公无视导致抑郁的案例,孩子弑母等等负面新闻。养育孩子的代价太高了,我们无法预估会出现何种情况,也无法承受他们带来的痛苦。
可能我还年轻,到了40岁开始感受孤独的时候,才会渴望有孩子的陪伴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