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微信,我妈妈和她的朋友们交流联系确实更加方便了。妈妈和同龄的阿姨们一样,爱跟子女们斗图、晒表情包。至今我用的好些表情包,还是保存的我妈妈发给我的。
妈妈的朋友圈都是些科普、养生和心灵鸡汤的内容。我想很多人的父母的朋友圈都是这样。相比之下年轻人的朋友圈则大多是发感慨、秀恩爱、晒美食。
微博上还有人因为父母的朋友圈吐槽,找笑点。年轻人嘲笑父母们的朋友圈都是养生、鸡汤等内容。年轻人每天不发点感慨,不晒点图就不舒服似的。
而我思考着,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呢?
我和我妈妈交流很频繁,常常通过微信交流。我经常在朋友圈发个感慨,晒个美食。自从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和父母的朋友圈有这样的差异时,我发现,有时候我是和妈妈在一起玩的时候晒图,但这些时候妈妈并不发朋友圈。我收到爱人送的礼物喜欢晒晒,但妈妈也经常收到我们送的礼物她不晒。我遇到不开心的人和事喜欢发个感慨,但妈妈每天也有烦心事,她却不晒。我遇到好事坏事都爱晒晒,但妈妈没晒过。
而且,我在朋友圈发个感慨,我父母看到会微信会问我是不是心情不好。也正是父母的话让我想到,关心你的人看到你的感慨会替你担心,不在乎你的人或者不相干的人根本不看,也不会理解你。久而久之,发再多的感慨都好像无病呻吟了。
昨天早晨上班开车等红灯,脑子里灵光一闪,突然就想通了,为什么会有两代人朋友圈内容的差异!
之所以父母的朋友圈里全是鸡汤、养生文。是因为活到他们那个年纪,见过的风浪、走过的路足够让他们消化每天遇到的负面情绪,足够他们无视一些无谓的事情。已经没有什么能够伤害到他们,激起他们愤怒而伤害自己,除了子女和爱人这块软肋,他们身披盔甲,无坚不摧。
他们关爱自己,乐于跟朋友分享养生知识,这是一种快乐和智慧;他们觉得一些鸡汤符合他们对事对人对人生的态度,分享出来渡己渡人。
不发感叹,不是因为他们麻木。而是经过世事洗练,他们有能力面对棘手问题并着手解决,他们有慧眼看到生活和问题的本质,从而从内心生出的一种泰然。他们知道无谓的感叹和自怨自艾无济于事、于事无补。
所以,慢慢的我也学会了:只是看看,并不说话。我学会了静下心来观察和思考。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在慢慢成长和坚强到可以自行转化负面情绪,可以解决一些棘手问题。
以至于现在觉得,几乎没什么好往朋友圈里晒的,因为幸福是自己的,你吃过啥好东西和爱的人分享一下就好了。你的好心情,自己甜蜜一下就够了。除了爱你的人,其他人不会在意你的好坏;除了我爱的人,我也不屑让他们知道我过得是好是坏。
通过一个朋友圈,看到最多的是人的性格,但是生活在你身边的人,你明明是可以用眼、用心直接看到和感受到的!那个只跟你在朋友圈里有联系的人,就算再了解他、分析他又有何用?真要是关心,不如一个电话打过去唠十块钱儿的。
终有一天你会透过那些鸡汤和养生文,看到父母朋友圈里透露着的成熟与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