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带你去看的,是不一样的重庆

“消失”总会让我们感叹,
很多东西往往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更是凝固的历史。
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那些即将消失或者已经消失的老重庆建筑吧~

巴县衙门——老重庆的老记忆
巴县,始建于北周,至今已有1450年。
巴县衙门驻地在重庆太平门内,倚山面江。明末清初,曾被毁坏。清乾隆十六年,王尔鉴任知县时大兴土木,重建县衙。那时的巴县县城,也就是重庆府城,县衙、府衙同在城中,毗邻而接。

汪全泰号——陈年的开埠往事
建于1850年的汪全泰号旧址在白象街142号。
它于1850年由美国大来公司修建,之后成为汪全泰号的丝绸商铺,如今“汪全泰号”四字匾额依然依稀可辨。

法国仁爱堂——镌刻在墙上的旧影
山城巷80号,有一座西式建筑,名为法国仁爱堂。
前身系1902年法国人创建的“仁爱堂医院”,1944年改名“陪都中医院”,也就是重庆市第一中医院的前身,因逐渐成为危房,拆除了主体建筑的西侧,曾经的华丽的老建筑在岁月的流淌中逐渐的消逝在人们的视线里。

英国盐务局——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中西结合、砖木结构的英国盐务局旧址修建于19世纪末。
主要负责管理英国和四川之间的盐贸易业务。建筑二层为方形窗,方窗之间有罗马柱,走上木质楼梯,到这里才是当年欣赏江景的最好地方。

慈母堂——山中的赞美诗
1911年,天主教川东教区在南岸区观音山修建慈母山修院(又名培德堂)。
教堂群山环抱,林深叶茂,松香盈鼻,环镜优美。教堂是殖民时代外国人进行文化输导的工具,在20世纪初期,重庆主城修建了许多教堂,但部分建筑遭到破坏至今尚未修复,只剩下断壁残垣。

虎峰寺——悬崖上的残墙春秋
虎峰寺位于沙坪坝虎峰山上,背靠悬崖,石梯是进庙里的唯一通道。
虎峰寺修建于何年不得而知,从悬崖上刻于乾隆年间的“虎峰马迹”也许知道历史不会太短,但现在已经消逝在虎峰。

东水门
东水门曾是重庆正东的大门,曾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周围的建筑多是具有重庆特色的吊脚楼。现在,城墙下的旧木房早已被黑瓦白墙的仿古建筑所替代。

江北古城
江北古城始建于东汉,曾为江北县衙所在地,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和百年教堂,古城面积是丽江大研古城的3倍。现在,这片曾汇集了无数明清建筑群的地方,已建起了重庆市大剧院和重庆市科技馆。

两路口老街
相信很多重庆人都记得,在皇冠大扶梯对面的那一片两路口老街,曲曲折折的石板小路,路上还常常有挑着各种串串、“麻糖”叫卖的商贩,路旁的不少房屋还是木制的。2007年时,这里的不少古建筑都还在。现在,这里即将建起一片现代楼盘,形成一个新的商业集散中心。
2007年时,这里的不少古建筑都还在。现在,这里即将建起一片现代楼盘,形成一个新的商业集散中心。

石板坡民居
从石板坡长江大桥上走过的人,或许都曾看那里的吊脚楼建筑群落,一层层的老房子,错落有致。据了解,这里将拟建一个城市公园。

十八梯
老重庆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而“十八梯”就是那条连接上下半城的老街道,这条老街具有浓浓的市井气息,掏耳朵的、修脚的、做裁缝的、打麻将的。去年,我市正式启动了“十八梯拆迁改造”方案,如今的“十八梯”已没有了往日的喧嚣。
老建筑,是一个城市凝固的历史记忆。
读它,就能走进这座城市的昨天记忆......

打铜街
打铜街从清代开始,其铜器手工业就闻名全国,街道两旁的铜器店不下百家。民国时期的打铜街及附近街区集中了交通银行重庆分行、川康银行总部、聚兴诚银行总部、川盐银行、和成银行等,因此,打铜街又被喻为“抗战时期中国的华尔街”。
直到现在,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旧址)和邮政局(川康平民商业银行旧址)这两栋建筑依然保存完好。

弹子石
弹子石和朝天门、江北城,两江三岸隔江而望,历史上是重庆通往外地水路的重要港口,是物资集散的重要水陆码头。
弹子石在二百多年前就形成了码头,吸引了重庆最早的一些工商企业家来这里安家落户,设厂生产。再后来,一些外国商人也纷至沓来,在这里开设洋行、贷栈等工商企业,使得弹子石逐渐地繁荣起来,成为重庆的早期工业地区。

山城巷
曾被评选为重庆“最美小巷”的山城巷起于南纪门,至于领事巷,几乎全由梯步组成,体现了山城特色。这里有100多年历史的“仁爱堂”,有具有抗战时期的上海石库门建筑特色的“厚庐”,这里更有山城第三步道的栈道修建在山城巷陡崖“魚鳅石”上,凭杆远眺南岸美景、观长江波涛、赏山城落日的余晖。
老重庆的记忆里,
满是几十年前的模样,
从新华日报社营业部旧址出发,
再到远通门,打枪坝水塔,仁爱堂旧址看看,
我们一起找寻更多消失中的建筑,
再慢慢探求,
那些本该雄伟地挺立为何会莫名消失?
它们的轰然倒塌又埋葬了多少秘密?
广大网友若有看过精彩的旧址或将要消失的建筑都可私信小编
出品/@用正确的姿势打开重庆
主编/田诗萌
主编助理/汪梅
内容编辑/施祎晨
==============================
想了解不一样的重庆,微信搜索公众号@用正确的姿势打开重庆 或 dkcq666
赏饭请联系邮箱
dkcq666@163.com
这次姿势是对的!真的没有犯错!
不信你自己试试!
(想我就翻牌@用正确的姿势打开重庆)
注/本次内容综合整理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