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是中国西安交通大学与英国利物浦大学于2006年合作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国际大学,学校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中的高等教育区。学校愿景是“研究导向、独具特色、世界认可的中国大学和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学校使命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管理服务;在人类面临严重生存挑战的领域有特色地开展研究;探索高等教育新模式,影响中国甚至世界的教育发展”。
西浦2006年招收首批160名本科生,2010年开始招收授予英国利物浦毕业证书的硕博研究生,2014年启动自主招生,2015年成立附属学校,2016年全校所有学生有1万多名。十年间,创校团队由不到200人增长到现在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名教师。十年的飞速发展,证明了西浦模式的极大成功。
从学校食堂吃饭时听到新校区承包商的言谈,到与老校友的闲谈中,我了解到了一些非正式的关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信息,由此使人我隐约意识到西浦的商业模式的精妙与宏大。
简而言之,以培养国际人才(培养学生双语能力、在中国土地上提早进入留学模式)收取高学费,以高工资待遇吸引顶级师资(研究型),以强大的师资撬动高质量生源并吸引国际及国内教育改革的目光(独具特色,吸收中国教育体制和英国教育体制中的积极因素),最终探索出具有影响力的高等教育新模式。
Light and Wings · 博学明道 笃行任事
甲、打国际牌,吸引寄望留学的学生
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急剧增强,有心有钱送子女出国留学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且呈现低龄化留学的倾向。留学本身就是一场冒险,有利有弊,有喜有忧,不过这种冒险总归是为了拓展年轻学子的眼界,提升他们日后的社会竞争力,这样的险值得冒。
但是留学中存在的阴影也不能忽视,留学生遭遇的文化差异,体制差异,心理疾病等等,往往造成令人扼腕痛惜的事故。
那么在中国的土地上有这么一所大学,全英文教学,几乎照搬英国的教育体制,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能力,并且可以通过2年中国-2年英国的模式体验留学的经历。而且本科毕业后,相对中国国内的其他院校,更有利于申请在欧美国家深造,这一本科生继续留学深造的比例,已经与清华北大不相上下。
这样一所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对有意送子女留学的父母们来说,很难不动心。甚至为之付出高昂的学费也抵挡不了他们的渴望(2+2项目,国内每年7-8万,英国每年20万+)。随着西浦自主招生政策的实施,便可以逐步在全国范围吸纳希望将子女送出国门的家长来申请西浦。换句话说,全国有心有钱送子女留学的家长都是西浦的潜在客户。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这一策略是非常成功的。西浦现有的教学设施据说是苏州工业园区政府为西浦建设的,当然,西安交通大学和利物浦大学当初合作成立这样一所类型为“中英合作办学”的疑似“私立大学”时,肯定是由两校双方及相关政府提供了种子基金。但是目前在建的南校区,据说已全部是西浦自己掏钱建设的了。这些学校建设的资金,应该很大一部分来自学生的学费。
2015年,西浦附属学校成立(西浦系列的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符合低龄化留学的趋势。西浦把触角开始向留学产业链的前端延伸,深耕国际化导向的基础教育。
乙、不惜重金,招纳全世界顶级师资
学校的目的绝对不是盈利。滥发文凭,从学生身上牟利,这样的现象是扭曲的“教育产业化”导致的千古奇闻。即便从学生身上收取了高额费用,只要将这些钱用于正当的以教学为宗旨的用途,那么就是一种良性的学校运营模式。西浦管理高层当是对这种模式门清得很。
西浦的钱一是花在硬件上,二是花在软件上。硬件主要就是教学楼,各种教学设施;软件主要就是聘请教授、讲师。
西浦的环境、设施条件,没得说,向国际看齐,与举国之力、钱多到花不完的北清相比,也不见得就差多少。而且新的南校区明年即将建成,届时西浦的活动场所又将得以扩展;附属学校的建设,也是前期投入期,需要大量资金注入。
西浦的师资大略了解,至少从背景出身看,大都是具有较好学术能力和资历的教授、讲师。学术牛人当然不可或缺。这些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师资力量,除了受中国因素的吸引之外,最根本的吸引之一,便是至少向国际水平看齐的薪资待遇。否则,人家为什么要背井离乡来到这样一个地方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钱花在刀刃上,那么刀砍起东西来,就刀刀见血。搞好了硬件建设,则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学生和家长,包括招聘的教师,看到这么漂亮的环境,怎么不动心?强化了师资建设,则既有足够吸引学生的一流学者和学术氛围,也能从学校的学术贡献和学术地位上赢得国内外高校的尊重,这位学校的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通过引进一流师资,就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良好的学术氛围又为学校吸纳更好的生源打下基础。
丙、高教改革,趟出条中西合璧之路
西浦能够诞生,并经过10年的艰辛探索,走到今天,背后肯定有强大的诉求和长远的谋划。这就是探索高等教育新模式(西浦附属学校的成立,这一终极使命或许得改为新时代的教育新模式)。
这种诉求和探索的宏大背景,一个是全球化,更重要的一个是中国的崛起。
全球化看起来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的名词了,但是全球化远未达到一个更高维度的层次。经济全球或许刚刚取得一些成效,而在经济危机的胁迫下,这种全球化的经济网络又被贸易保护主义所钳制,但是泼出去的水,是无法完全收回的,经济全球化忍将向纵深发展。然后在物质财富全球化流动、共享之后,文化全球化就要迈开蹒跚的脚步了。
中国,必将成为文化全球化的重要一环。中国近代的衰落好像有意为西方器物文明主导的世界发展趋势让步,而现在历久弥新的过来中华文明,又将重新掌舵世界潮流的走向。这一次,不是东风战胜西风,也不是南风压倒北风,是中国古老智慧“和谐”、“共生”、“天人合一”来统辖未来东西方向着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发展。
西浦的机遇,就是在中国崛起的这个关口,占据了一个先发有利的位置,处在东西方交汇的路口。西方的教育体制、东方的文化和国情。我预估西浦前30年是为世界培养来自中国的世界公民,西浦再往后30年,将为中国培养来自世界的世界公民。那个时候,西浦将主要挣的是全世界渴望将子女送到中国留学的家长们的钱。
西浦的中西合璧,将可能在自然科学、社会学科,尤其人文学科方面碰撞出指引人类未来的火花。西浦的使命中,尤其强调管理人才和管理服务,这符合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逻辑,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尤其是中国经济向全球的辐射,从而奠定东西方文化深度交汇、融合的基础,进而在东西方共同努力之下,创造出更新更适合走向未来的思想与文明。
可以预见,西浦的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管理研究,将迎来一个繁盛光明的未来。
一个得到很多帮助的人,是一个活在未来的人,因为人们从他身上能够看到未来,所以愿意帮助他。一所得到很多襄助的学校,是一所拥抱未来的学校,因为心怀远方,所以人们愿意为她添柴加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