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调研的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李兰说,由于“银发浪潮”来得快、来得猛,“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家庭养老能力弱化,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增多,养老需求增多,我市现有的养老体系将难以满足需求,还存在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公共财政投入存在碎片化现象、养老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护理人员严重短缺等四大问题,成为制约养老服务持续发展的短板。
【问题一】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按照我市(南京)“9064”的养老模式,有90%的老人居家养老,需要大量服务,但是目前配套不够。尤其是对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提供相应的服务还比较少。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规模小、品质不高,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能力不强。机构养老存在结构矛盾,一些小、散、远的养老机构在医疗保障、设施配套、社会信誉、服务专业化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床位空置率较高,而主城区适合大众消费水平的机构少,面临“一床难求”局面。“老有所学”矛盾比较突出,现有老年教育资源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办学水平,都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求。
【问题二】公共财政投入存在碎片化现象
(南京)市级财政投入总量偏小,增长不多;在居家养老的省市两级投入上,市级财政投入占比逐年减小;区级财政补贴和支持的不平衡性很大,有的区仅仅是依靠省市两级财政的补贴,没有自己的配套政策,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有的不能实际补到服务组织。公共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不够,没能真正撬动市场,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方式单一,缺少发挥杠杆作用的有效手段。
【问题三】养老产业发展动力
养老服务产业仍然在缓慢起步,行业集中度低,企业众多,大型连锁企业和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企业较少,商业模式尚不成熟。兴办养老机构前期投入大,收回成本的周期长,融资困难。养老服务产业的业态也相对单一,仅限于提供吃、住等基本服务,缺乏护理、医疗、康复、教育等综合服务。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分散、缺少连续性。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众多,自身的盈利能力很弱,主要依靠政府托底购买服务运营,而真正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进入养老产业积极性不高。
【问题四】护理人员严重短缺
由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同低、工资待遇差、职业保障少、从业风险高等原因,目前养老护理人员缺口较大,一线护理人员缺口在万人以上。现有从业人员主要来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年龄多为40—50岁,学历水平低、专业能力差,管护型高层次人才稀缺。养老服务的志愿者团队数量有限,社会参与度总体不高。
文字来源:南京日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