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几次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之后,还是决定跳出现在的章节,先去读太史公自序,再看看报任安书。后来不知为何,竟然翻到了出版说明,回到了最初。
出版说明一开始,是对史记的评价:史记是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
既然是史学巨著,自然记述的是司马迁眼中的历史。写历史,就会有历史观,就有一个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
上学的时候上过好几年历史课,现在回想起来,感觉那会儿上课就是在蹉跎岁月。课堂上从来都是打盹、发呆,或者写作业。后来学校索性把这课让位给数理化了。我们只是到了考试的时候才想起来这门也要考,才求老师划重点,再突击背诵一阵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诵的时候还要抽空骂骂考题没水平,净是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太无聊。考完试,那刚刚像堆栈一样强压进脑袋里的东西又反弹出来,直接掉落去了爪哇国。那时候要是比一下哪门课的书最新,极有可能就是历史书,也有可能不是,因为历史书已经找不着了。
后来不再需要上历史课的时候,听到别人讲历史故事,忽然觉得有趣起来。那个时候还会想,人家怎么知道那么多,怎么能从历史里发掘出如此好玩又有意思的事儿?原来,历史是活的,不是躺在书页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真正对历史感兴趣,是因了《旧唐书·魏征传》里的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有时候心血来潮想看看历史书,首当其冲就是捧起史记来读。可能是心浮气躁的关系,只把五帝本纪的前两行读完,就没有再继续读下去。后来就想,咱也不是帝王将相,知不知道兴替都没所谓。历史嘛,那么遥远,又不能当饭吃,不看也罢。
后来听别人讲书,听百家讲坛,听得津津有味。看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也看得如痴如醉。感觉历史里藏着秘密,隐了宝藏,不看会吃亏。这个时候犯了牛脾气,也生发出一股豪情,何不自己也看看历史书?老话不是说吗,吃别人嚼过的馍馍没味道。
可是真正要读起来,竟然发现历史故事里除了热闹,还有计谋或者算计,尤其是看到有关帝王的故事,常常能感觉到残酷、血腥,也能从表面的热闹看到背后的处心积虑和别有用心。这个时候就有点疑惑,这样的历史好看吗?如此密集的争斗有意思吗?生活本就不易,看这些内容会不会让自己更丧?
现在,人已经在史记里跋涉,不由要问,司马迁翻阅了那么多的史料,他要写的难道就是残酷和血腥?就是要体现帝王将相不为人知的权谋?就是要揭开历史的面纱,把它的丑陋展示出来让人看?
平心而论,虽然我读的内容连九牛一毛都还算不上,但是并没有这种沮丧之感,大不了是觉得文字晦涩难懂。最开始硬着头皮一点点啃,现在慢慢习惯太史公的语言习惯,渐渐发现太史公写的内容会给人一种力量,一种精神。那是一种虽然看到有些地方斗争惨烈,但是你心里明白什么是好,什么不好。你知道自己看的是一本既客观,又爱憎分明的历史书,而不是上学时对于历史扭曲的枯燥印象。你也明白,看历史,不能跳脱出当时的背景,站在制高点,对历史长河里的人求全责备。你看史记,觉得这些文字是活的,它们虽然在纸上一个一个,一行一行排列着,它们只是屏住了呼吸,它们就像是一种以方块形式排列的现场,等待你的细心发现。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它们有点像镜子,你有什么样的心境,就能读出什么样的意味来。
可能正是基于此,司马迁才要写出自己眼里的,心里的那个历史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