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拙劣之文,怀念我的故乡。故乡依旧在,过去的故乡永不复返。——笔者
我爱故乡的星星
自打有记忆时起,我就经常待在老家。老家,可以说就是故乡。因为我把生命里最无忧,最痛快的时间都花在老家,从小心灵就扎根在这里,难免会有感情。
老家没别的让我无限眷恋的事物。唯独那里的星星,让我在远离那段时光长达数十年的情况下,仍旧心思神往。
小时候的老家,还是原生态的。那时候“家电下乡”还没推广到沿海地区,村里很多家庭都还使用着老式电视机,屏幕上的画面经常那么一晃一晃的,有时干脆就白花花一片,什么也没有。这种情况在那时屡见不鲜,很多村里人一旦遭遇这种情况就关灯睡觉。这么几十家灯一关,村里更黑了。
这黑了,夜也沉了下来。夏天的夜空,一般没什么云层,空旷旷一片,从远望去,直至尽头。星星出来了。夜空中的星星,彼此间散乱分布在苍穹之顶。它们间距离不等,有的紧紧挨在一起,互相闪烁着微弱的星光,好似争抢着散发自身的能量,要吸引凡人的眼球。有的散散落落,如同顺手挥洒的白沙,你一头,它一尾,你一边,它一落。它们的光亮度也不同,看看这个很亮,又瞅瞅那个也蛮亮的,说实话,真的说不出哪个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有一颗星,正悬在头顶上。星光忽明忽暗,与我的那双眼睛的一开一闭形成呼应。我看着它,它多么美,多么亮啊!尽管在辽阔的夜空中,它的一丝星光微不足道,但它似乎与自己,与周围的星星,与这包容一切的夜空较劲。我感受的到,它拼尽全力,想要更多地释放它的光芒。它宁可向月亮俯首称臣,收敛自身的锐利,也不愿因为背后的夜空太大太无际而放弃表现自己的机会。夜空是太辽阔了,但一颗星星,只想做回自己,只想用自身的光芒,去照亮四周。这很疯狂,这很荒谬。但一个星星,它就是这么可爱,这么顽固。
当无数颗这样的星星散布在夜空中,与安静的人间融为一体时,这边是另一个世界。穹顶之下,人们睡觉的睡觉,乘凉的乘凉,连一条狗都安安静静地伏在井边,打着哈欠。田野好似被盖上了一件黑而轻的薄纱,似有似无,漂浮在庄稼上,一夜间,花草都披上水珠的轻衣,在清晨的徐徐微风下,跳着欢快的舞蹈。在星空的鼓励下,土中的蛐蛐开始自发组队,配合头顶上的星光,来了一场没有观众的音乐会。夜间归人的脚步声,车轴摩擦的“吱吱呀呀”声,与蛐蛐的歌声相互交揉,形成有机的整体。我抬头看看夜空,那一群星星,在笑。
故乡的脚步没我快,我又没城市的脚步快,这几年,我丢开了故乡。求学路漫长,回家途中哪还有空抬个头看看夜空呢?即使看,星星又去哪儿了呢?高楼大厦,吓跑了这些星星。不是因为星星们胆小,而是星星不忍再看我们的城市。它们也有朋友,而这些朋友都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灰飞烟灭!田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速公路;农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趴在井边的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档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夜间归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为自己奔走操劳的身影……好多村子都被无情吞噬,简单朴素的生活文化在时代履带的碾压下变成孤魂野鬼……当我看到高耸的烟囱向外不断放出黑烟,清澈的江水被运沙船翻滚捣腾,我的心不禁揪了一下,难道人类的发展势必要以毁灭美的东西为牺牲吗!所谓的不夜城,没错,城市确实没了夜晚,因为城市的夜晚已经死了。
杜牧有诗云: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荷虽然残了,还有淅淅沥沥的小雨。如今星星也残了,甚至消失殆尽。那,我还能听到故乡的夜声吗?还能看到故乡的星星吗?
写于2018年1月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