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主要讲了伟大的列宁对灰雀的爱,对小男孩的爱,使小男孩受到感动,主动送回灰雀,做诚实孩子的故事。今天上午,赵文晓老师执教《灰雀》,她灵活自如驾驭课堂的能力令人佩服,听了赵老师的课,我有这样几点感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83591/862655e0774425b6.jpg)
一、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1.观其形认识灰雀;听其声了解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的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2.读课文感知灰雀;读对话感受心理活动。
3.灰雀事中学品质;小练笔学写法。
总结出小男孩知错能改、诚实的品质。
二、紧扣课后问题,巧妙解决疑难
1.从课文中找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句子,读一读。“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回去,经常……。”“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此处设计的问题可再细化些,如: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学生抓住关键词找句子,读句子,体会情感。)
2.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是怎么想的?
赵老师紧扣这两个问题,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读中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让学生充分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感受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
三、课堂结构完整,体现单元主题要求。
单元主题人文素养为“美好的品质”,语文要素为“带问题默读,理解课文内容”、“学写一件简单的事”。赵老师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将单元主题润物无声渗透入课堂,学习人物的美好品质,练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赵文晓老师教态自然,过渡语精彩,让学生学有所得,听课者听有所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