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用契刀记载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属于当时社会中最进步之文字。其结构走向合体是中国汉字早期文字,具有完整体系,距今三千年。虽然多数字笔画和部位尚未定型,但字体均可归入一个方块形视觉空间内。为书法空间造型艺术化演进提供了最初基本信息,散布于龟甲平面之字迹精微秀丽,典雅安静而又飘逸灵巧,神采飞扬,艺术之花就在这庄重神圣、谨慎、虔诚、中开放,殷人人格精神个性色彩,审美情趣也同时在刻辞中隐约显现出来。在求真求善中又有求美一面。
使之每片龟骨都那般精美,爽心悦目,真可谓:契文好景迟,只因埋殷墟,今天放光辉,四堂考证得。
有道是:
三千年睡殷墟中,龙骨需待研修工。
应是国宝偏看重,百姓当药用成风。
多亏四家先后赏,有知其为甲骨文。
谁就甲骨论品第,四堂考证都有功。
甲骨文见刀不见笔,临习时要赋予它一种合理笔意,可以借鉴金文或小篆笔法,还可以追求契刻之韵,亦可混用,深入注意和体会起收形态,交接变化章法错落参差,使之更自然活泼,天真灿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