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图与思维导图
初中的时候看过《学习的革命》,里面提到最重要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一张图,它告诉我,学习应该是用发散的思维思考总结,而不是总是用线性的思维去思考。
那时候,我们老师还是十分喜欢用大括号在黑板上做板书,而我在那个时候已经学会偷偷地用脑图去画属于自己的板书。
一开始不懂得如何画脑图,只能将这张脑图临摹下来,重复用,反复用。
现在,Mind Map翻译成思维导图,当然比脑图更加准确了。
初中以后一直在用着这副模板在给各学科做笔记,但是最近觉得自己是应该重新系统地学习一下如何画思维导图,理由如下:
- 写作千字文需要
- 分享读书笔记
- 易于记忆
- 学习有条理地思维
手绘思维导图
暖乎乎里还提到学习思维导图可以找工作、列计划、做决定、写笔记、送礼物、整理创作思路、罗列人物关系等,暖乎乎是一个关注手绘思维导图的女孩子,思维导图曾经帮她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以下是她写过的一系列关于手绘思维导图的文章。
她的文章几乎利用思维导图提纲写成的。
我现在画的最多的思维导图就是用于写文章前的构思。下笔之前先头脑风暴一下,然后用思维导图梳理个中的逻辑关系,成文就容易许多了。via《手绘思维导图(4)理思路——为创作搭建骨架》
这是她系列之三《列计划》的思维导图:
想当初,我也是用手绘思维导图,一用就用了差不多十年,也用不出她那样的效果,惭愧,泪奔。
手绘思维导图相对于电脑思维导图有以下的优点:
- 工具简单,随时随地可以画。
- 思维活动可能只是几秒钟的事情,动起鼠标键盘的时候,有部分思考的东西可能已经流失了。
- 手绘是一种广义的艺术创作,容易激发右脑思维。
- 团体协作头脑风暴的时候需要群策群力,纸笔更令人集中注意力。
- 思维导图适用于思考总结的东西,手绘思维导图其独特唯一性,更容易于理解记忆。
- 软件制作的思维导图虽然高大上,但是好看的思维导图都是偏向于手绘风格的。
从一张图片学起
我有一张很漂亮的思维导图,我想知道这样图是来自哪里的。为什么要这样学?和菜头告诉我的,费曼技巧。
费曼技巧的灵感源于诺贝尔物理奖获得 者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在他的自传里,他提到曾 纠结于某篇艰深的研究论文。他的办法 是,仔细审阅这篇论文的辅助材料,直到他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基础、足以理解 其中的艰深想法为止。费曼技巧很简单:
1、拿张白纸;
2、在白纸顶部写上你想理解概念;
3、用你自己的话解释它,就像你在教给别人一样。
4、遇到解释不了的地方,就通过查课本、问老师或到互联网搜寻答案。
5、重复上述1-4步骤,直到再没有难点为止。
硅谷神奇小子Scott Young利用这个办 法,一年学完了麻省理工学院33门课 程。
如果你能掌握这套办法的精髓,就可以 复制别人的成功。
于是我在搜索引擎上搜它的文件名「冠军思维导图」,by the way,我开始想当然地认为是某个公司举行思维导图比赛,然后这就是冠军作品,事实证明这种想当然的想法是错误的,它来自「冠军企管咨询」,是的,图片的命名仅仅来源于一个公司名。
首先在百度上搜索,搜索结果的第一页和第二页没有我想要的,果断换Google,在第一页看到了这个链接《逍遥游·萧秋水: 冠军思维导图》,然后从这个链接上又知道了这张图其实是来自于萧秋水的这篇文章《思维导图那点儿事》。
在看完这篇文章后,我画下这张思维导图。
2014年3月11日 00:46:41
网友评论
在费曼技巧第四点中,时常出现的搅局是这样的:
我们去Wiki上找某个知识点的情况,于是就点开了四五个Wiki页面,然后每个Wiki页面又都发现了大量新的连接,最后被Wiki之海所包裹——但问题的关键是,最后我们发现最后一层的汪洋大海的内容和最开始要找的知识点已经无关了。
这是大家抱怨Wiki最常出现的一个场景——太过发散。
所以,就个人经验来说,第四点还有一个约束条件,就是尽可能找最相关的内容,直到你发现有一些内容你不得不找,再去寻找。如果一开始就把网全面撒开,你会发现这网很难再收回来了,不得不重头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