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对着电脑发呆,想象着下周二即将要提上去的“质量先进个人”的汇报材料怎么写,写哪些内容才能让人看起来更出彩,才能更提现出我平时工作的亮点和价值出来。通过对质量先进个人的考核指标来看,很多方面我都有可写的内容,但这些内容都沉浸在每周周报、日常繁杂的工作里,要短时间从不同维度把个人价值和亮点提炼出来,真的很费脑细胞。
这些工作不做在平时,用的时候就会抓瞎。记得前段时间在看到群里的一位友友,在到月底时做了“本月总结和下月计划”,当时我给友友留言夸奖她这样的习惯很好,自己就做的不到位,尽管知道该做,但终究是大脑中的“理智小孩”理智脑输给了“原始老人“原始脑。究其原因,还是做这件事的内心驱动力不够,只是心里想着做这件事是对的,那么这件事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益处,不做这件事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自己并没有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
人,该逼自己的时候就该逼自己一把。虽然每周周报都在按时编写,但颗粒度太细了,对于年度计划的分解和完成上,对于季度工作的分析上,对于月度实际工作复盘和亮点汇报上,都差距比较大的。如果没有安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底计划进行学习、工作,那么工作就缺乏创新和进步,没有亮点可讲。尽管平时工作善于对具体事物进行底层逻辑和本质思考,但颗粒度不够,最多是从战术方面进行了考虑,但在个人工作战略方面明显不足,努力的方向是否偏离了航向,没有把控好,我这个船长当的不合格。
既然意识到了这一点,自己在以后该怎么样才能做到呢?
首先,区分工作的不同性质,比如本质范围内基础性的一些工作,保证这些工作没有问题才能不被领导谈话;其次能够突出自己能力、亮点、价值的工作,这些工作要随时记录,最好能整理成文章的形式,简短的文章也可以;最后,是自己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长期目标,这些是年底复盘时的重中之重,必须做好。
为了能让月度总结、季度总结的工作能够顺利落地,每个月最后一周要和主管领导最月度工作汇报,汇报内容基于以上提到的三点内容,并说明下个月的重点目标和计划,需要领导和组织协助解决的疑难问题,倒逼自己养成月度总结月初计划的习惯。
好,就这样,ACTION!
佩奇在行动
2022年9月18日晚
网友评论